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王发春 王静 李佳玲)为持续巩固脱贫成效,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以村民小组为单位,以小组内五户农户为基本元素组建1个互助小组,由互助小组内能够带头发展、带领团结、带动致富的人担任小组长,以现有优势产业为依托,突出生产互助、生活互助、公益互助、文明互助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内容,进一步强化脱贫攻坚组织保障,激发贫困群众发展致富的内生动力,为乡村振兴发展夯实基础。 政策宣传互助,知恩感恩心灵美。由互助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学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法律知识、实用技术等,确保小组成员知晓各项扶贫政策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互相提醒享受政策的申请办理和落实,互相鼓励学习脱贫技术,互相鼓励增强脱贫信心,做到知党恩、感党恩。 孝老爱亲互助,发扬传统品德美。由互助小组长带领和组织、引导互助小组农户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弘扬孝老爱亲精神,培养后代孝老爱亲的优秀品德,着力为老年人安享晚年、小孩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注重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在独居老人关照、患病成员关心、久病残疾关爱和散失劳力者帮扶方面开展互助活动,营造文明友善、互敬互爱的良好氛围。 邻里和谐互助,村稳民安乡风美。由互助小组长带领和组织小组成员在红白喜事、学生托管、庭院清洁等方面进行日常生活互助,并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契机,加强沟通联系和感情交流,提高矛盾纠纷的洞察力和化解能力,增进邻里和谐。在小组公益事业建设、公共事务管理、乡风文明建设上积极参与、群策群力,提升民主管理意识,营造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社会生活文化氛围。 产业发展互助,团结协作致富美。互助小组成员根据自身家庭劳动力、耕地林地实际情况,在互助小组成员会提出各自发展意愿,共同商讨增收脱贫的具体措施,确定发展种植、养殖产业方向,由有产业带动能力的成员通过技术互助、经验互助、资金互助等方式帮助发展产业增加收入。同时,整合组内成员的生产要素和优势资源,促进技术、信息、劳力、生产工具交流互通,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收种庄稼等互助活动,形成合力“抱团”发展,强化致富的“造血”功能。 诚信脱贫互助,村强民富生活美。推动互助小组成员之间建立相互沟通、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的诚信关系,要做到对产业发展投入产出和家庭日常生活、子女教育支出以及家人生病支出、报销等方面诚实不隐瞒。另外,因家庭发展需要向银行申请贷款时,提倡相互联保,互帮互助脱贫致富奔小康。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