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记者 胡雪英/文 通讯员 李浒/图)随着工程逐步推进,这条中心城区的母亲河“颜值”一点点回归。截至目前,整治工程基本完成,进入收尾。一个城市新景观渐渐显露雏形。 思茅河包括思茅河城区段和曼连河、梅子河、老杨箐河、农场河、洗马河、石屏河、石龙河、机场左河八条支流,全长58.39千米。作为普洱市中心城区唯一一条贯穿南北连接“五湖九河”的母亲河,她曾是一条清澈的河流,承载无数人的童年记忆;也曾沦为“臭水沟”,被人为侵占河道河岸,垃圾扔入河道,污水直接排放入河,致使河道生态污染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及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2014年11月26日,普洱市中心城区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开工。整个工程涉及面积256公顷,规划治理河道总长58.39千米,项目总投资概算达到139103.43万元,从生态治理着手,通过河道防洪、截污、植被恢复、河边道路及桥渠、水情预报监测等五大工程体系,实现对思茅河的全河全治,以达到水文、人文、环境、经济和城市发展的和谐统一。 整治工程提高了河道抗灾减灾能力、改善了沿河两岸的生态环境,提升了城市形象。在提高防洪标准、改善人居环境、污水处理、拆迁安置等方面都取得了普洱自己的独特经验,被列为财政部PPP示范项目,得到了老百姓和国家、国际机构的认可。 10月24日,德国复兴银行的专家组对整治工程进行了评估,专家给予了很高的现场观感评价,认为普洱在生态恢复、拆迁安置补偿方面做得不错,政府支持的力度也大,希望市民能享受河道环境改造的福利。 每一个傍晚,在改造建成的河边道路上,都有市民散步、健身,主河道上13座风貌各具的新桥梁不仅使城市通行更加流畅,风雨桥的设计更为市民遮风挡雨、沐风纳凉。逢周末、节假日,整个上游生态恢复段就像一座沿河展开的湿地公园,吸引了市民散步、美拍、休闲游玩。 一天一天,思茅河还在变美,花红柳绿、蓝天白云、河水潺潺、曲径通幽、景观无限,未来思茅河的模样,让人期待。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