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记者 李毓珊)在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正兴镇南边,有一个美丽的村子——勐烈村,这里产业兴旺发展、村民朴实勤劳、乡风民风文明、村居院落干净整洁……2018年,勐烈村被评为“市级文明村”。 [产业兴旺人富裕] “农村美”首先是要产业美。勐烈村党总支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带头谋划产业、发展产业,探索出一条“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之路,通过与公司、专业合作社合作,再加上发展养殖雁鹅, 2018年,勐烈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7.5万元。 勐烈村的田田地地常年都是“忙碌”的,一个外乡嫁进来的妇女曾经说过:“在勐烈,不要说人不得闲,连地都不得闲!”在村党组织的引领下,全村的产业发展呈现多样化,除了传统种植、养殖,还发展了周期短、收益好的无筋豆、灯笼果等特色产业。201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95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615元。 [村容村貌换新颜] 农村美还要做到环境美。近年来,随着党的各项惠农惠民政策落地落实,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但是环境“脏乱差”问题一直是村“两委”的一块心病。 2017年以来,依托镇级开展的“最干净村寨”评选活动,勐烈村大力开展提升人居环境行动,首先在群众基础好、发展意念强烈的村民小组开展示范点建设,通过制定村规民约以及广泛动员宣传,开展了“最干净村寨”评选活动。看到这个村组被评上了,其他村组就主动比、主动学、主动干,全村比学赶超的氛围更加浓厚,不仅把村寨的环境卫生搞好了,而且村民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也更强了。 [精神富足人和谐] 农村美,最核心是人要美。勐烈村把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作为提升村民文明素质和增强脱贫致富信心的重要法宝,拿出部分村级集体经济资金作为发展乡村文化的活动专款,经常性开展文艺活动,让越来越多的村民爱上唱唱跳跳。 村民们常说:“我们是‘抬上犁靶能下田,走上舞台能歌舞’的新农民”。经过几年的发展,勐烈村里的文艺队从1支发展到10支,并连续10余年组织开展村级春节联欢晚会。特别是乡村大舞台建成后,让各支文艺队有了展示的平台,文艺队的节目内容从一开始的跳跳广场舞,到现在的能结合当前农村发展现状和群众思想变化自编自演小品,激发了群众脱贫内生动力……如今的勐烈村,处处盛开团结和谐花。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