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信乡林下魔芋种植喜获丰收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罗梅芬) 近日,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农业科学技术局对公信乡广科村、班文村林下魔芋种植进行现场测产,魔芋平均亩产达1.08吨,种植户喜获丰收。 2019年,公信乡广科村、班文村共种植林下魔芋785.7亩,其中,广科村种植702亩,覆盖种植农户381户(建档立卡户240户);班文村种植83.7亩,种植农户共3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5户)。经过此次测产,预计共产商品魔芋800吨左右,产值400万元左右;1亩橡胶林下套种魔芋可获得20公斤叶面果,叶面果1亩可获得1000元,预计总产值可达470万元左右,户均纯增收2000元左右。 半坡乡安海村将加快发展高山生态茶产业 普洱日报讯(记者 梁荔 通讯员 蔡林海) 近日,挂包帮扶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半坡乡安海村的景谷县烟草专卖局(公司)“盯上”了安海村石老虎、石代帽村民小组的生态茶园和古树茶群落。 从石老虎到石代帽村民小组有3公里左右的距离,在茂密树林覆盖的道路两旁,散落着一片片茶园。据当地人介绍,这里可采摘的茶树树龄大多在50年左右。在石代帽村民小组的烟地旁,记者看到了十多棵有碗口粗大的古茶树,据说这些古茶树已有100多年的树龄,像这样的古茶树在安海村还有50多棵。 据了解,2019年,安海村共有茶园450.5亩,产值23万元,其中110户建档立卡户有茶地378亩,产值14万元。建档立卡户罗龙家共有茶地7亩,年内采摘4亩,由当地的一家茶叶合作社收购,一年的收入达5000余元。 景谷县烟草专卖局(公司)负责人表示,安海村有得天独厚的古树茶和成片的生态茶园,但是当地建档立卡户采茶的收入还很低,作为挂包帮单位,县烟草专卖局(公司)下一步将结合茶园观光景点建设,发挥生态资源与产业的综合效益,突出生态茶叶的价值,促当地群众增收致富。2020年,该单位将捐赠挂包帮扶专项资金10万元继续加大茶叶种植及改造,打造生态高山云雾茶的路线,走出一条优质高原生态有机茶的路子。 安定镇外仓村水晶豌豆上市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李启刚 文/图) 近日,景东彝族自治县安定镇外仓村杨家村民小组的田地里,豆农们正忙着为水晶豌豆施肥、盖土、除草、拉线、采摘等,田地里一片繁忙的景象。据了解,一沟沟长势喜人的豌豆正陆续上市。 笔者从景东涵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三岔河水晶豌豆收购点了解到,目前水晶豌豆的收购价最高15元一公斤,最低5元一公斤,远高于与农户签订的保护价。特别是外仓村的水晶豌豆因其个大、肉肥、色泽好,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2019年,外仓村种植水晶豌豆1400多亩,其中1100亩为示范基地。 2007年,安定镇外仓村被列为全县水晶豌豆种植示范区,由县农业农村局投资20多万元购买种子分发给种植户,并派出技术员手把手指导种植水晶豌豆。如今,水晶豌豆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好产业。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