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记者 陈景锋 钟云 苏莉 粟利)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坚持绿色发展方向,强化品牌意识,优化营销流通环境,打牢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普洱茶产业,2021年10月30日,市委书记李庆元在普洱茶产业发展务虚会议上强调,要着力引进技术创新型和市场开拓型企业,用科技为产业赋能,延伸产业链,丰富产品链,提升产品附加值。 因此,科技创新不仅对推动当下的普洱茶产业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将是普洱茶产业发展永恒的动力源泉,没有科技创新作为支撑,品牌营销、三产融合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溯其源 科技赋能,普洱茶产业崛起成为第一支柱产业 普洱茶的好品质,源于环境、成于技术。 今天的普洱茶是普洱规模最大、覆盖最广的农业产业,是全市的第一支柱产业。回溯普洱茶业的崛起,既得益于得天独厚的种植条件,又得益于科学技术成果全产业链有力支撑了普洱茶产业转型升级——从品种培育、立体高效生态栽培、发酵技术和装备、功效研究到延伸产品开发等多个关键技术实现了全线突破,并以其成果的系统性、原创性、应用性和引领性,为普洱茶全产业链发展夯实了基础。 茶叶质量参差不齐,一度是普洱茶产业发展的瓶颈。如今,通过建立茶树种质资源圃,收集保护优异种质资源,开展创新与利用,选育出了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茶树新品种,为茶叶的高效优质安全生产提供了保证。普洱市茶叶科学研究所选育出的云梅、云魂、矮丰、普茶1号、普茶2号等多个良种在全市范围内广泛推广,促进了茶叶生产与茶叶品质的大幅提升。 构建了适合普洱特点的茶园生态栽培技术,推动了普洱茶种植的生态化。普洱市在全国率先实施生态茶园建设,构建了以“林—茶—绿肥、林—茶—食用菌、林—茶—绿肥—家禽”为范例的云南大叶茶复合立体生态茶园种植模式,通过建设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立体生态复合茶园,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了茶园经济效益,全面提升了茶叶品质。据测算,“林—茶—食用菌”种植模式每亩可增加收入6400元;“林—茶—绿肥—家禽”模式每亩每年可增加产值14400元。 创新了普洱茶加工技术、装备,促进了茶叶生产标准化、工业化。创新普洱茶发酵工艺实现了普洱茶的清洁化、标准化和机械化生产;筛选获得了在普洱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耐热微生物,确定了普洱茶发酵过程中主要微生物和相关酶的变化规律;阐明了普洱茶发酵过程中茶多酚氧化聚合形成茶褐素的机理,研制了与普洱茶国家标准配套的普洱茶生茶、熟茶标准样,解决了普洱茶国家标准缺乏实物标准的问题,推动了普洱茶国家标准的实施。其中,普洱市茶叶科学研究所与浙江上洋公司共同研发的茶叶清洁化加工生产设备,实现了茶叶不落地生产,保证了茶叶卫生质量安全。开发的红茶、普洱茶数字化发酵系统,解决了普洱茶产业方面的诸多重大、关键技术难题,为普洱茶实现清洁化、机械化、数字化、标准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其中,仅“红茶加工数控技术与推广”一个项目成果的推广应用,每年就新增纯收益11250万元。 科学揭示了普洱茶主要功效机理,证实了普洱茶的健康功效。通过系统研究普洱茶的功效及作用机制,揭示了普洱茶最核心的健康属性,即延缓衰老、调节代谢、增强免疫,为普洱茶的市场开发提供了科学数据;阐明了普洱茶降低炎症功效的分子机制、降血糖功效和机制、抑制黄曲霉等毒素的机制;发现了普洱茶能够缓解Ⅱ型糖尿病肾病并发症等新功效;证实了普洱茶能够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生长增加骨密度……茶与健康的研究成果引导越来越多的人为健康而喝茶,健康正成为未来茶叶消费的第一驱动力,为普洱茶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领域。在此基础上,天士力集团强势进军普洱茶行业,以中药萃取技术浓缩普洱茶有益精华,一改普洱茶传统冲泡习惯,用饮浓缩咖啡的方法喝茶,在战略创新上开辟了科技普洱茶产业发展的新路径。同时,基于普洱茶降血糖功效研究成果开发的辅助降血糖产品“卓清”牌速溶普洱茶,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注册,成为我国第一个纯茶保健食品。 究其因 科技“含金量”还需提高,创新“翼动力”还待加强 “十四五”是我国茶产业和茶科技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站在这个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我们不仅要看到,通过科技赋能,提质增效,普洱茶产业实现了高速发展;更应该清醒地看到,全市科技发展与建设茶叶强市、与广大茶农的期盼相比,还存在一些发展上的短板和弱项。面向未来,我们必须深入思考:我市茶科技存在的关键核心问题有哪些?未来的发展路径在哪里?这是“新征程上的普洱之问”推进普洱茶产业发展的必答题,更是“新征程上的普洱实践”必经路。 “当前,全市茶产业大而不强、大而不精的问题突出,茶企体量小、分布散,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品牌引领力不足,茶旅融合程度不深,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应用能力基础薄弱……”普洱茶产业发展务虚会议、茶产业发展专题会议都客观而深刻地指出了产业发展问题。 在茶科技发展中,问题主要表现为:茶企自主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能力薄弱,在项目引领示范产业发展上效果较弱,科技人员服务较为分散,单个小企业难以对接产业发展,单一专业的科技特派员难以满足企业对全产业链的科技需求等问题, 这些问题也在普洱市茶咖发展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得到验证:目前,全市现代茶园面积175万亩,全市有机茶园认证基地49万亩;全市茶企业978户,其中规上茶企业15户;茶叶初制所2306个,精制率64.8%。通过数字对比不难看出,我市茶产业基地化水平不高,规模以上企业较少,精深加工程度低。 同时,市茶咖发展中心负责人进一步分析,目前我市部分茶园老化,茶园管理粗放,急需改造;企业设备陈旧,关键加工装备标准化和自动化程度低;技术创新人才缺乏、产品创新不足等情况依然不同程度存在。 探其源,寻其质,究其源,寻其根,以上的产业发展问题与茶科技的研究推广不足、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应用能力基础薄弱、人才培养以及科技服务仍需加强等方面息息相关。 “云南无性系茶树良种之父”肖时英认为,目前,茶产业发展过程中,对茶科技重要性的认识还有待提高,特别对茶农要加强宣传,提高茶科技的运用能力,提高茶叶品质。另外,在科研项目研究进展缓慢的同时,一些科研成果没有得到很好地转化推广,也导致茶产业发展“动力不足”。 如果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就是第一资源。普洱学院副教授、茶学专业博士张春花说,目前,茶产业专业技术人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科技人才缺乏,不能满足茶产业发展的需要。 普洱祖祥高山茶园有限公司是普洱最早发展有机茶种植,也是有机茶产业的代表企业,但在发展过程中依然面临着许多难题,急需茶科技打开“困局”。 大企业对茶科技“如饥似渴”,茶叶初制所、种植农户的情况又如何呢?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茶叶初制所更亟须对“症”下“药”,而广大茶农迫切希望更多的科技人员走到田间地头找“症结”、开“处方”,保障茶产业健康稳步发展。 茶树品种、茶园建设、安全生产、茶叶加工、茶叶机械、茶叶精深加工、茶产品创新……整条茶产业链都需要活力更强、动力更足的科技力量投入其中。 “厘清产业发展肌理,重构产业整体框架,全产业链重塑普洱茶产业”,普洱茶产业发展,茶科技任重而道远。 抓根本 人才为本,产学研结合推动茶产业发展 科技创新,人才是关键。 肖时英用60余年的时间,成功培育了7个普洱茶良种,试验成功了“以苗育苗”的扦插新方法,为云南大叶种成功应用扦插技术发展现代茶园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实施5000亩现代茶园示范工程项目,摸索出了适宜云南大叶种茶树生长特点的生产管理方法,为云南大叶种茶园规模化经营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选育出了“云抗10号”“雪芽100号”“矮丰”“云梅”等多个无性系茶树良种,其中的“云抗10号”成为云南茶区种植面积最大的无性系茶园。同时,首创的新型“立体生态茶园”绿色茶园生产模式,不仅有效解决了茶叶“丰产不丰收”、土地利用率不高等难题,而且使茶叶产量提高了近一倍。 普洱市茶叶科学研究所作为云南茶园良种化进程和现代茶园标准化建设的主力军,为普洱茶产业发展插上“科技翅膀”。研究所成立以来,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50余项,荣获科技成果奖65项,选育省级茶树良种5个,主持编写云南省地方标准2项、普洱市地方标准4项、团体标准1项,授权专利10余项,主编或参编的专著10余部。收集保存了国内外茶树种质资源2000余份,为茶树资源分类、保存、研究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繁育无性系茶树良种苗木2.6亿株,辐射带动云南省推广良种面积200余万亩。 设立茶学专业,培养茶业人才,是推动茶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普洱学院设立了茶学专业,新成立的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普洱茶学院以‘创办一个学院、振兴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群众、传承一方文化’为办学宗旨,通过产教融合,培养支撑产业和转型升级的高层次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 在推进本地科技人才发展的同时,全市还不断加强院地、校企合作,“借智引技”助力普洱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加大科技人才引进,建立茶产业科技创新平台。陈宗懋院士工作站、傅伯杰院士工作站、吴文良专家工作站、范春林专家工作站相继落户普洱,他们的研究领域涵盖种植、加工、销售、品牌建设等茶产业链的各个领域,成为普洱走科技兴茶之路的强劲推力。国家普洱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依托陈宗懋院士团队开展茶叶农残检测技术研究,茶叶农残检测能力从106项提升到522项,茶叶农残打包检测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科研能力、服务茶产业发展的能力明显提升。依托吴文良专家工作站,普洱祖祥高山茶园有限公司取得“雨林联盟”和UTZ认证,并连续3年取得欧盟有机认证证书。 加强对外科技交流合作,围绕茶产业链开展深度研究。普洱市人民政府、湖南省农业大学以及云南省科技厅合作共建的“云南循环农业产业研究院”,由印遇龙、邹学校和刘仲华三位院士团队组成五个产业创新团队,助推普洱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先后与吉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云南农业大学等高校和美国、日本、长春生物科研所等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了6个领域15个课题研究,开展对普洱茶内在成分及功效的科学研究。加强与云南农大盛军教授科研团队对接联系,在普洱市开展冬季红茶、普洱藏茶加工技术研究。同时,围绕茶产品养生保健领域和精深加工,积极发挥天士力帝泊洱、澜沧古茶等企业品牌技术优势,力争在茶树精油、茶膏、抹茶粉精深加工以及茶多酚、茶儿素、茶多酮等提取物上取得突破,延伸普洱茶产业链条。 一批批院士专家入普,将论文写在哀牢、无量山脉,驱动一片片茶园“华丽转身”; 一项项茶叶技术赋能企业,共同推动着普洱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开新局 科技助力!让全国人民喝上普洱茶 “让全国人民喝上普洱茶”,是全体普洱茶科技人的一种志向、一种情怀、一种责任。 在这一杯绿色有机生态的普洱茶背后,蕴含着普洱茶人对科技兴茶的坚守与不断追求。为让全国人民喝上一杯绿色有机生态的普洱茶,普洱市上下联动、共同发力,从标准茶园建设、病虫害绿色防控、清洁化加工等方面,实行一项项科技措施,织成一张绿色保护大网,为普洱茶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保驾护航。 走进普洱市各大茶山,林中有茶、茶中有林,形成了林种生物结构和乔灌木相结合的复合立体种植模式;太阳能杀虫灯、黏虫板、害虫诱捕器等防虫治虫设施应有尽有,让茶园病虫害发生率大大降低,基本实现生态平衡。 制定高于《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国家标准的诚信联盟企业产品标准,农药残留检测项目从常规的48项提升至108项, 思茅区与国内外7家科研机构合作,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科研院所、高等院校9个,取得专利120余项,建成全国最完备的普洱有机茶科研体系,走出了一条“依托茶产业,做强一县一业”的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之路。 搭乘科学技术的快车,普洱茶实现了“从茶园到茶杯”全程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在全省率先推行名山普洱茶品牌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工作,探索出了“有标识、有标准、有检测、有监控,可识别、可查询、可追溯、可信任”的普洱茶质量追溯体系。同时,按照“源头可溯、去向可追、风险可控、责任可究、公众可查、社会共治”目标,将区块链技术与追溯体系深度融合,建设完成了云南省第一个场景式普洱茶品质区块链追溯平台,形成从生产、流通、消费等所有环节的信息管理闭环,真正实现了“锁定基地、锁定企业、锁定渠道”“从茶园到茶杯”的全程质量安全可追溯。截至目前,平台上线40家企业62个批次产品,发放追溯标签13.3万枚。2021年3月,普洱茶品质区块链追溯平台被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评价为“该项目在普洱茶产品全过程质量追溯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从茶园到茶杯,在每一个环节上对质量标准的严防死守,只为向世人献上一杯生态、绿色、健康的普洱茶,为消费者带去心安、放心——这也让普洱茶的发展迎来了一个新的重大发展机遇。 2021年8月7日上午,由中共普洱市委、普洱市人民政府和西藏自治区商务厅共同举办的普洱市5000吨低氟普洱茶进藏启运仪式在普洱祖祥高山茶园有限公司举行。普洱茶以“绿色、生态、安全、健康”的品牌形象,受到西藏当地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普洱茶进藏是普洱茶产业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为我市大量的大众生态茶产品开辟了新的广阔市场,全面拉开了普洱茶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序幕。 2021年9月23日,普洱市第五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以低氟普洱茶进藏为契机,深入实施目标市场开拓、名企名牌培育、有机茶园建设、茶旅融合发展战略,把精深加工做强,把企业品牌做响,把目标市场做大,把茶旅融合做活,进一步擦亮普洱茶金字招牌。 科技赋能不仅成为普洱茶进藏打通市场的重要推手,而且为重塑普洱茶品牌打开了局面。 为确保低氟普洱茶进藏工作成功,普洱市科技工作者充分认清低氟普洱茶进藏工作的重大政治意义、经济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时代意义,着力破解低氟普洱茶进藏工作的一系列科技难题,护航低氟普洱茶进藏工作。一是开展低氟普洱茶口感调整试制。为进一步适应市场,调制符合当地群众的普洱茶口感,组织4家企业开展了低氟普洱茶工艺调整试验,按照不同加工工艺试制了10种品种,目前,已确定低氟普洱茶生产工艺,经普洱市茶叶专家审评后,正在做进一步微调。二是编制《低氟普洱茶》标准文本。牵头编制了《低氟普洱茶》团体标准及其编制说明和《低氟普洱茶生产加工作业指导书》,明确了低氟普洱茶的定义、产品分类、等级、加工工艺要求、质量指标等关键内容。目前,标准已通过普洱市茶叶协会初步审查,已通过团体标准专家技术审查会,正在根据专家意见建议修改完善,争取尽快发布《低氟普洱茶》团体标准。 为了“让全国人民喝上普洱茶”,普洱茶科技将永远在路上。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