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发展改革委 普洱市财政局 普洱市税务局 普洱市金融办 普洱市商务局 发布 落实惠企纾困政策系列政策举措 在近日召开的普洱市“优化营商环境、大抓招商引资”第六场新闻会上,普洱市发展改革委、普洱市财政局、普洱市税务局、普洱市金融办、普洱市商务局发布“落实惠企纾困政策、强化金融支持保障”系列政策举措,向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作出公开承诺,将以更实的作风、更优的服务、更高的效能、更佳的成效,服务好发展、服务好大局、服务好项目。 普洱市发展改革委“落实惠企纾困政策、建设一流营商环境”四项举措 普洱市发展改革委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综合部门,将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招商是第一要事、一流营商环境是第一竞争力”的理念,不断推进作风革命、加强效能建设,重塑项目管理机制,以更实的作风、更优的服务、更高的效能、更佳的成效,服务好发展、服务好大局、服务好项目。 一、盯全程,建立项目“清单制”做优过程管理。建立“三张清单”加强项目全过程管理,按照谋划、前期、签约、开工、在建等不同阶段实行动态管理,形成梯次明显、接续有力的项目储备库。建立储备项目清单。每年向全社会公开征集项目,围绕国家扩大有效投资政策、专债支持的九大领域,结合普洱优势,谋划储备一批符合新发展理念、符合支持导向、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的重大项目,建立普洱储备项目库,实时纳入国家重大项目库、云南省项目一体化管理平台,实行滚动管理。发布前期项目清单。分项分类分批次向社会公开发布前期项目清单,吸引全社会共同参与项目建设,指导项目业主做好项目前期工作,推动项目尽早开工。建立重点项目清单。每年筛选一批市级重点项目,定期向国家、省级推送项目,实行增补、退出动态调整。 二、转作风,健全项目“服务制”提升办事效能。简化流程,缩短时限,提高效率,一次性告知所需全部要件。备案项目即时办结,审批、核准、节能审查等事项办结时限从法定的20个工作日缩短至8个工作日内。对重点项目实行“一对一”服务机制,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对照项目开工时限制定手续办理清单,实行手续办理销号制度。 三、强联动,完善项目“协调制”力促责任落实。针对项目卡点堵点难点问题,建立上下联动、横向协同的项目协调机制,定期收集问题、实时分办、分类预警、限期销号。对项目前期工作滞后、未按期开工落地、未按计划建设推进等问题实行“红黄绿”预警机制,对工作滞后的主管部门及时发出预警。每月召开项目协调会,共同研究解决项目推进中措施和办法。 四、拓渠道,建立项目“融资制”破解资金难题。聚焦中央及省预算内项目、地方专项债券项目、产业类项目融资需求“三张清单”,建立重点项目融资对接长效机制,由市发展改革委、人行普洱市中心支行主要领导担任召集人,加强融资协调服务,补齐项目资金短板,优化融资结构,扩大有效投资。采取定期谋划辅导、定期摸排需求、定期会商对接、定期跟踪反馈的工作模式,组建融资顾问团,提前介入项目前期,实行全流程领办、帮办、代办服务,进行专业化辅导。每月召开政银企对接会,协调金融机构在贷款规模、利率、期限等方面对符合条件的重点项目给予最大限度支持,及时反馈项目融资初审情况,实时跟踪项目进展和放款进度。 普洱市财政局 “财政金融协同发力、落实惠企纾困政策”四项举措 普洱市财政局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优作风全面推动财政领域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招商引资各项举措落地落细,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助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树立大财政意识,财政金融统筹联动。一是牢固树立能动的财政观和大财政概念。以能动的财政观为引领,深入推动财政队伍作风革命效能革命,重立目标、重塑流程、重构标准、重建监督,以新的方法体系,让每一个财政干部职工思想观念都有所转变。用金融思维破除财政思维,用大财政统筹的方法论,高效调动和全面发挥财政资金、国有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综合推动普洱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强化财政金融联动,让金融机构更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二是严格“1+7+N”机制,前置债务风险。全面实行“1+7+N”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体系:“1”是《普洱市深化政府性债务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7”是《普洱市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等7个管理制度;“N”是普洱市财政局配套出台的债务风险分类处置指南、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等系列制度。紧扣“借、用、管、还”制度体系,提高政府性债务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水平,前置全市债务风险,把全市债务存量控制在合理范围。 二、发挥好财政资金乘数效应,推动金融服务地方经济。一是推行金融机构评价应用。用金融思维优化财政资金管理,最大化发挥财政资金应用价值。市财政局会同有关部门按年度对金融机构进行评价,围绕优化地区金融环境、金融助推乡村振兴、支持绿色金融、金融支持民营企业、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配合地方政府工作情况、优化营商环境等7个方面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提供市直各部门、国有企业和各垂直管理单位。评价优良的金融机构,将建议相关部门和国企加大与其合作力度。同时积极引进新的金融机构到普洱落户、发展,并给予一定支持,让各金融机构既百家争鸣又百家齐放。二是运用好财政性资金存放。出台《普洱市促进金融机构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激励办法》,建立良好的财政金融互动机制,将金融机构对地方经济的贡献指标作为财政性资金存放的主要评价依据。近年来,通过竞争性方式已有24.5亿元社保基金定存在金融机构。今年下半年,将安排4亿元社保基金结合评价结果通过竞争性方式选择定存银行。今后,将视情况把50亿元的社保基金、10亿元的住房公积金、3亿元的市级住房维修基金,运用综合评价结果,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渠道与金融机构合作,提高金融机构服务地方经济的积极性。 三、发挥国有资本带动作用,服务地方经济健康发展。一是设立投资发展基金,吸引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聚焦普洱重点产业设立产业基金,通过设立产业引导基金、产业投资基金,“以投带引”,打造“基金+产业”“基金+基地”“基金+项目”等多种模式,吸引央企、投资银行等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放大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促进产业和资本的深度融合,为培育和涵养我市重点产业提供持续的资本供给。同时建立国有资本市场化安全退出和监管机制,确保政府资金保值增值、安全可控。二是建立国有资本投融资模式。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带动作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成立市产业平台公司聚焦重点产业,发挥产业平台公司延链、补链作用。通过国有资本投入,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共同培育发展产业项目。逐步建立从“土地优惠、税收减免”为主向“资本运作、基金支持”为主的国有资本投融资模式。 四、加强财政资金监督管理,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一是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市、县两级部门公用经费在年初预算压缩的基础上,再按5%的比例压缩用于支持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加大盘活存量资金力度,对结余资金和连续2年未用完的结转资金按规定收回统筹使用,对不足2年的结转资金中不需按原用途使用的资金,收回统筹用于经济社会发展急需支持的领域。加大对市级经营性资产和涉案资产处置力度,全力协调相关省、市和部门,依法依规加快资产处置,尽快变现充实财政收入,全力支持经济发展。二是加快财政支出进度。尽快分解下达转移支付资金、直达资金、教育、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等,及时做好资金拨付工作,加快资金支出进度。在加快预算支出进度的同时,建立“先有预算、再有指标、后有支出”“预算余额控制指标余额、指标余额控制资金支付”的支出控制机制,严禁超预算、无预算安排支出或开展政府采购,确保财政资金用得又快又好,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国家税务总局普洱市税务局“落实惠企纾困政策、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四项举措 普洱市税务部门大力实施作风革命、效能革命,优化纳税服务,简化退税程序,落实税惠政策,聚焦帮助,提高办税缴费便利化程度,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以税收营商环境的“软实力”擦亮普洱招商引资“新名片”。 一、以“税惠服务团”推动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直达快享。截至2022年4月底,全市落实退税减税政策累计为企业减轻税费负担和增加市场现金流247723万元。其中有22.49亿元增值税留抵退税款退到纳税人账户上;为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办理缓缴税费1.28亿元;新增减税降费9968万元,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助企纾困政策效应持续显现。普洱市税务部门将依托“税惠服务团”走出去持续“上门送政策”,承诺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多维度、多形式、全方位的宣传辅导,确保市场主体应享尽享税费优惠。 二、以“首席联络员”机制畅通涉税需求快速响应渠道。全市税务系统将为重点招商引资企业提供“首席税收联络员”服务,税企双方选定联络员统一沟通联络,畅通企业涉税需求响应渠道,通过统一受理企业诉求,为企业定制“一户一策”方案,提供“问题统一收集、答复统一口径、办理第一时间、优惠一次派送、风险一体化解”的精细化个性化“定制”服务。 三、以“多元+精简”服务推进办税缴费便利化。提供“实体、网上、自助、掌上”多元化办税缴费服务,拓展233项“非接触式”办税缴费事项清单。精简办税缴费流程,出口退税平均办理时间压缩至6个工作日以内,新办企业首次申领发票时长缩短至0.25个工作日。全面推行“主附税费一次办”,承诺163项办税事项“最多跑一次”,272个事项“全省通办”、14个事项“全国通办”,55个事项“承诺制”容缺办理。 四、以公平正义的税收法治环境护航招商引资。坚持贯彻税收法定原则,严格依法依规征收税费,坚决防止征收“过头税费”和不当行政干预。坚持公平公正执法,严厉打击涉税违法犯罪行为,持续健全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做到宽严相济、法理相融、罚当其责。严格遵守税收工作纪律,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强化日常监督和执纪问责,严厉整治“吃拿卡要”、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行为,严禁税务人员插手中介服务,不强制、指定或者变相强制、指定纳税人缴费人接收涉税中介服务。 普洱市商务局 “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招商引资”三项举措 普洱市商务局践行“三个工作法”,着力推进思想观念、领导方式、组织方法、工作作风“四个变革”,重立目标、重塑流程、重构标准、重建监督,把优化商务领域营商环境工作成效,作为检验“两个革命”成果的具体实践,促进商务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全面推进审批备案再提速。一是进一步压缩办理时限。成品油零售经营资格审批由原来20个工作日压缩到10个工作日、对外劳务经营资格核准由原来20个工作日压缩到8个工作日、从事拍卖业务许可由原来20个工作日压缩到2个工作日,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承诺当场办结。二是进一步精简申报材料。取消成品油零售经营资格申请企业提交成品油供应渠道法律文件;取消收取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纸质材料,改为网站上传备案;对其他许可事项采取企业主动承诺方式,容缺受理办理。三是进一步优化办理流程。积极推进“一次都不用跑”审批备案事项改革,推行网上审批备案,对所有行政审批备案实行“一网”通办,统一受理办件,统一审批出件,变群众跑腿为网络跑路,做到网上办、掌上办、马上办。 二、全面推进营商环境再优化。一是进一步健全服务机制。建立市县(区)所有商务干部全面联系商贸企业的工作机制,每月至少开展1次“政策宣传、政策兑现、具体服务”三进市场主体服务活动,实实在在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困难问题,提升企业满意率。二是进一步优化通关流程。协调推进口岸疫情科学防控、精准防控,推行口岸通道绿色通关、阳光通关、预约通关和“5+2”工作机制,发挥好海关监督员作用,积极推动通关流程再塑,畅通货物通关,提升跨境贸易服务效率。三是进一步转变监管方式。全面推行准入负面清单、服务正面清单,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刚性措施,放宽准入门槛,优化事中、事后监管服务,做到有求必应、无事勿扰,积极营造招商营商安商富商的社会环境。 三、全面推进助企纾困政策再落实。一是惠企政策宣传全覆盖。通过深入走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利用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挥好各商会和协会的作用,认真宣传和落实好国务院出台的稳住经济大盘六类33项、省政府出台的贯彻落实48项政策措施,以及市政府出台的2022年稳增长政策措施,特别是涉及商务领域的消费促进、市场主体培育、物流运输、稳外贸、稳外资等政策措施,做到全面、准确、及时,不漏一户,家喻户晓。二是服务市场主体申报全过程。紧扣各项政策的适用对象、执行时间、申报条件、申报材料、联系人及方式等要素,与企业面对面、手把手,一起研究政策,一起组织材料,一起组织申报,让更多的企业得到更多的帮助和实惠,增强企业应对疫情风险的信心和决心,拓展企业生存发展空间。三是奖补资金兑现及时直达企业。对企业申报的支持事项,明确一名责任人,全程跟踪服务,直到惠企资金兑现到企业。对历年没有及时兑现企业的奖补资金,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和县区,足额兑现给企业,充分发挥好政策的调控作用。 普洱市金融办 “落实惠企纾困政策、强化金融支持保障”四项举措 普洱市金融办立足部门职能职责扎实抓好金融服务保障工作,积极践行“三个工作法”,深入一线调研,贴近企业服务,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切实抓牢招商引资工作,主动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精准金融服务。 一、限时办结地方金融组织设立审批。市金融办郑重承诺,由市金融办负责初审的担保、小贷、典当等审批及备案事项,实行首问责任制,一次告知,一对一指导,最多跑一次,全程跟踪对接服务,办理时限从7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完成审核转报。 二、聚焦企业融资增信服务。不断提高支小支农担保业务规模和占比,辖内国有融资担保机构2022年新增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融资担保金额同比增长30%以上,新增融资担保业务规模不低于3.7亿元。引导并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降费让利,平均担保费率不高于1%。 三、做好企业上市及挂牌服务。建立企业上市问题跟踪督办工作机制,定期梳理汇总企业上市过程中面临的重点问题,形成“企业上市重点问题清单”,主动对接服务,全程陪伴,动态跟踪督办,逐项协调销号解决。出台《普洱市推进企业上市培育措施(2022-2025)》服务企业上市,争取2025年前推动普洱市企业上市2家。 四、提高企业融资协调服务效能。会同驻普金融监管部门引导金融机构有力扩大信贷投放,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提高市场主体贷款获得率,力争2022年全年各项贷款增速达12%,涉农贷款增速达15%,普惠小微贷款增速达26%。小微企业首贷获批率不低于80%,继续推动实际贷款利率稳中有降,力争实现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降至5%以内。充分发挥市政银企综合融资工作协调机制作用,动态跟踪推动储备项目的融资落地工作。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