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李真珍)“中央发出新号召,精准那个扶贫促发展;市委领导进村来,扶贫那个政策带进来;县委领导进村来,致富那个产业带进呀来;全国人民大团呀结,撸起那个袖子加油干……”近日,墨江哈尼族自治县鱼塘镇花山村村民郁美仙和聂正辉夫妇自编自唱,将家乡的巨大变化,民族团结盛景,对党和国家的感激之情,浓缩进歌谣之中,用生动鲜活的本土音乐宣传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歌颂新农村美好生活。郁美仙高兴地说:“过去做梦也没有想到今天能够过上这么幸福的日子,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近年来,花山村坚持党建领村、产业富村、基础强村、文化兴村的发展思路,党建工作亮点频现。 坚持“党建带扶贫,扶贫强党建”主线。搭建起干群连心桥,帮扶干部用群众熟悉的语言与群众“唠家常”,坚持做到“三个一”,即每周到贫困户家中慰问一次,为贫困户办一件实事,和群众打成一片,进一步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建立党员包保贫困户责任清单,花山村76名党员结对帮扶,在住房、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积极发挥作用,千方百计为“亲家”排忧解难,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升群众满意度。通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理论,并结合花山村实际和脱贫攻坚工作任务,倡议党员签订《花山村脱贫攻坚工作承诺书》,通过帮思想、帮技能、帮项目、帮资金等措施,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积极探索“党建+扶贫+N”模式。通过特色产业的发展、招商引资企业的引入、党员入户的带动、当地龙头合作社的示范带动、技能技术培训教学、党员跟踪服务到户等方法的实施,积极拉动花山村产业发展和贫困户就业。不断巩固橡胶、坚果等传统产业。同时发展特色产业,根据花山村现状,坚持“发展生产、产业带动”的“造血式”扶贫思路,多次协调企业到村上开展技术培训,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 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石。通过党建引领作用,抓项目抓投资,积极整合各类资金,大力实施农村道路硬化、饮水安全、村级服务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通过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搬迁、地震恢复重建,所有常住户住房全部达到安全稳固、遮风避雨要求。建设取水坝、净水、消毒设施等,实现自来水全覆盖、户户通水、人人有水喝。 先进文化凝聚人心。积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党建工作为指引,以文化服务为抓手,组织开展“树村规民约、倡文明新风”、评选十星级文明户和清洁家园“示范户”“示范组”等各类活动,宣传政策、凝聚人心,不断开展感恩教育和政策宣传工作,引导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