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记者 臧灵)记者日前从市总工会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普洱市采取“四抓四促”措施,高位推动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工会主抓、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2016年至2019年11月,全市累计帮扶职工62749人次,发放慰问金4011.06万元;全市建档立卡困难职工从5204户减少到164户,减少5040户。 抓组织领导,促责任落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多次召开推进会和联席会,专题研究解决困难职工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设立了“市委书记救助金”,引领带动全市各级各部门加大对困难职工的帮扶力度。同时,实行“一把手”负责制,确保了2020年现有建档困难职工全部解困脱困。 抓制度建设,促工作落实。市级领导“一对一”结对帮扶,坚持挂包到底、一帮到底,做到帮扶对象不解困不脱困不脱钩;完善政策措施,制定《关于进一步做好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的实施意见》《普洱市城镇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3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普洱市市级领导干部结对帮扶方案》等一批政策文件等。同时,建立述职制度,强化督促检查,切实提升帮扶工作的精准度和实效性。 抓资源整合,促任务落实。成立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领导小组,下设9个职能工作小组,做到部门职责整合、政策资源整合、人员力量整合,明确职责,合力攻坚,统筹推进;联合人社、教育、民政、医保等部门列出就业创业、就医、就学资助、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政策清单,落实帮扶困难职工就医、就业、教育、住房、社保、兜底保障六项帮扶措施;搭建外部帮扶平台,与上海市金山区、北京市通州区工会建立友好工会,积极争取帮扶资金。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