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云资讯 >> 正文




搬离贫困迁往幸福——景谷民乐镇精准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助力脱贫


来源:普洱日报  时间:2020/01/17/ 09:34 点击: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董尚平) “当告诉我们可以搬迁到民乐街时,我心情激动,早早就在算日子。建房期间,我一有时间就跑来看,摸着白花花的墙、滑溜溜的地板心里就高兴。现在,房前有球场,房后有茶山,我做梦都没有想过能住上这么漂亮的房子。”在近期开展“挂包帮”回访活动中,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民乐镇一位老人和笔者分享喜迁新居的喜悦,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民乐镇距景谷县城56公里,属半山半坝地区。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民乐镇共识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42户1783人,贫困人口分布在9个村,137个村民小组,共有贫困村5个。为让贫困群众早日走出大山,走上致富路,民乐镇以“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为目标,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让贫困群众圆了安居乐业梦。

在工作推进中,民乐镇主要做到“七个抓”。一抓对象精准。严格审核把控搬迁对象,做到了层层审核、层层把关,集中安置点50户建档立卡户搬迁对象均属于基础设施条件较为落后、地质灾害隐患点农户,全部符合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二抓政策落实精准。民乐镇严格执行人均不超过25平方米、户均不超过150平方米的政策要求,集中安置单元房50套住房均为75平方米。三抓服务精准。严格落实“双点长”制和分管领导驻点工作制,确保项目建设有专人抓。同时成立农户代表建房委员会,重点负责做好镇政府和农户之间协调对接,确保政策宣传到位、答疑解惑到位、群众思想动态掌握到位。四抓后续增收精准。围绕“搬出来以后怎么办”,民乐镇重点采用两种模式发展后续产业。一是及时制定搬迁群众产业发展规划,重点采用两种模式发展后续产业。一方面,作为景谷大白茶生产基地,全镇有茶叶4.6万余亩。50户搬迁农户中,每户农户均有投产茶叶,最多的有30余亩,最少的3亩,且搬迁农户距离搬迁集中安置点最远不超过30公里,搬迁群众可回乡巩固发展原有产业。另一方面,结合全县“二5四1”产业扶持政策,户均5000元的补助资金对茶园进行提升改造。二是镇人民政府帮助牵线搭桥,与镇内几家茶叶企业协商,对易地搬迁农户订单收购茶叶,并适当提高收购单价。五抓就业精准。民乐镇将搬迁群众纳入县级公益性岗位进行就业安排,增加收入。民乐集镇有规模以上企业5家,用工需求较大,政府通过建立就业岗位信息数据库,传递企业用工需求,确保搬迁群众可就地就近务工,每天务工收入至少在100元以上。同时强化劳动技能培训,有效提升搬迁群众劳动技能。2019年,全镇已组织开展大白茶种植、采摘、加工及其他种养殖劳动技能培训30期2300余人次。六抓后续管理精准。成立安置点管委会,负责整个安置点的公共环境卫生管理、组织务工等工作,并制定村规民约,确保管理有制度保障。七抓旧房拆除及复垦复绿精准。通过村级易地搬迁工作组及挂包帮人员入户广泛宣传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让搬迁群众按照政策要求及时搬迁入住,并拆除老旧住房进行复垦复绿。

在七项措施的推进下,民乐镇群众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实现了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截至2019年底,全镇共脱贫510户1695人,未脱贫32户88人,全镇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的5.3%降至2019年底的0.34%。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普洱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草案)》专家论 ... 下一篇:品牌农业引领脱贫摘帽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