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云资讯 >> 正文




产销对接助力农产品出村进城


来源:普洱日报  时间:2020/03/10/ 10:12 点击:

 

编者按

一头连着餐桌,一头接着地头。

为有效破解农产品滞销难题,我市各地组织电商平台与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农户加强农产品产销对接,帮助解决生鲜农产品“卖难”“买难”“运输难”等问题,畅通农产品“出村进城”通道,千方百计保障农产品供给流通。

 

景东推进产地到销售互联互通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卢东 黎扬 文/图) 为确保农产品稳产保销,景东彝族自治县结合市场需求,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方式,及时推进产地到销售的互联互通,从而拓宽销售渠道,有效破解全县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

采访中,笔者来到景东伟盛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只见戴着口罩的员工们正有条不紊地对水晶豌豆进行分拣、装车。公司负责人高荣告诉笔者,目前正在装车的10余吨水晶豌豆将先运到昆明,再进行精包装后分销到全国各地,这是景东县在疫情防控期间,通过与电商平台合作后运出的第一批水晶豌豆。

下一阶段,景东县将严格按照绿色、生态的标准,针对全县13个乡(镇)实际,从保障市场供给,稳定销售市场入手,抓好防疫措施落实,规范果蔬采摘、销售,保障农业生产活动正常开展,确保景东县农产品在疫情防控期间生产不停、销售顺畅。

△景东伟盛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员工正在对水晶豌豆进行分拣、装车。

 

宁洱线上助销沃柑

普洱日报讯(宁洱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 疫情期间,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沃柑出现滞销。在了解到情况后,宁洱县工信局组织电商企业主动作为、迅速行动,深入超市、社区、企业开展对接工作,并利用电子商务平台,通过线上营销手段把滞销的沃柑销售出去。截至目前,已经帮助当地种植企业、合作社、农户销售沃柑60余吨。

下一步,宁洱将继续加大对接与帮扶力度,计划于3月上旬开展宁洱滞销农产品的线上直播推广活动,争取将受益者覆盖到更多乡(镇)、企业和农户。

 

澜沧全力解决农特产品滞销问题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赖江) 近日,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切实发挥在东部与西部地区间联系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帮助解决疫情影响下贫困地区农特产品滞销等问题。

工作中,澜沧加强“点对网”产销对接。依托县农业农村局,对全县滞销农特产品存量情况进行排摸,汇总滞销农特产品117吨,在中国蔬菜流通协会、上海网信办的支持下,对接拼多多、农蔬疏等网络平台开展产销对接。同时,加强“点对点”劳务对接,于近期组织输送3批共86人外出务工人员返岗务工。

 

力所乡生态小红薯“上线”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罗嫣)“我们南下嘎老寨的黄心红薯纯天然生长,鲜糯甘甜!”看着一箱箱精心包装的红薯被装上车,西盟佤族自治县力所乡南亢村南下嘎老寨村民娜迫高兴得合不拢嘴。

力所乡南亢村南下嘎老寨土质好且富硒,素来有种植黄心红薯的传统,但因为规模小,难以形成效益。

为打破销售难题,力所乡成立了西盟雅厄达贾农副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贫困群众搭建互助脱贫的平台。雅厄达贾合作社董事长娜袜告诉笔者:“合作社通过与农户进行有效对接,把南下嘎种植的优质黄心红薯进行统一收购、统一包装、统一价格,通过电商网络平台将农民手里的农特产品卖出去,力争打出南下嘎黄心红薯特色品牌,助力农户增收。”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京东集团到普洱市考察 下一篇:德安乡:人居环境大提升美丽乡村入画来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