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王冰)普洱市高度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工程作为提升群众生态文明意识、转变传统生产生活方式、调整区域农业结构、改善区域环境质量的利民惠民为民的“民心工程”和“惠民工程”来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成效,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提升。 近年来,普洱依托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等政策支持,大力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乡(镇)和农村污染治理能力明显提升。截至目前,全市91个非城关镇有58个建有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63.73%;有84个建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92.31%。全市有575个村厕所粪污得到处理或资源化利用;357个村实现雨污分流;203个村实现管网污水固定排放;194个村实现污水处理后排放;42个村纳入城镇管网建设。实施79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项目,共涉及127个行政村,累计投入各类资金约1.8亿元,新建污水收集管网 185.47 公里,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355座,年处理生活污水182.5万吨。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工程的实施,提升了农村人居环境,通过实施一系列净化、绿化、亮化工程,基本解决了村庄污水横流,垃圾遍地,卫生“脏、乱、差”问题,削减了农村污染物排放量,减少了污染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增强了群众环保意识,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让低碳环保的绿色生活方式成风化俗,营造了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社会氛围。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