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东:“县长带货”水晶豌豆热卖 普洱日报讯(云南日报记者 沈浩 李汉勇)“我现在来到了连绵的无量山和雄壮的哀牢山之间,你们看我们的豆子熟了。”这是景东彝族自治县政府副县长、浙江大学挂职干部许亚洲,在网上“吆喝”当地扶贫产品水晶豌豆。视频中他穿着当地彝族服装,一会儿在豌豆地里介绍采食新鲜豌豆,一会儿掌勺烹饪豌豆…… 水晶豌豆是景东的重要产业扶贫项目,全县13个乡(镇)种植面积总共6.85万亩。短短数天,点击45万多次,获得订单260多个,销售额1万多元。 许亚洲在景东成立了一支“豆蔻年华”小分队,在进行传统销售的同时,积极推进互联网+消费扶贫模式。景东的蚕豆、荷兰豆、水晶豌豆等冬农产品,通过腾讯微视、天猫鲜媳妇旗舰店、云南绿鲜达等生鲜平台,以及浙江大学校友企业大觅小鲜电商平台销往杭州、昆明等地。许亚洲介绍,经过15天的努力,“豆蔻年华”小分队已经通过互联网渠道卖出30余吨水晶豌豆。 去年以来,景东统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完善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物流中心。目前,县级电商公共中心已投入使用,入驻展厅产品60余个单品,121个乡村公共服务站点正在有序推进。县物流分拨中心场地完成平整,设备采购、物流线路规划、整合工作有序开展。农产品进城完成业务整合方案,选定县城的社区站点1个,选定5户扶贫示范企业、20户扶贫示范户,开设淘宝“景东扶贫馆”、邮政“优帮帮”、农行“扶贫商城”等线上店铺,与浙江玛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农特产品帮销协议。按照“贫困户+专业合作社+加工企业+电商营销渠道”的模式,实现贫困户农产品生产规模化、加工标准化、网销品牌化。与专业网络销售平台合作,利用互联网驱动力,打通“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 江城:大力推动电子商务扶贫 普洱日报讯(记者 张国营)近年来,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充分发挥农村电子商务助力脱贫攻坚作用,大力推动电子商务扶贫。 根据贫困地区实际情况,结合全县产业发展情况及脱贫规划,积极搭建同国内外市场的直通桥梁,加快培育带动贫困人口脱贫的市场主体,着力提升贫困村的电商服务水平,以市场化、信息化带动农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发挥农村电子商务连接市场、促进消费、带动就业、助推脱贫的重要作用,更好地助推脱贫攻坚。 江城阿卡庄园通过江城县委、县政府的引导、帮扶,实施“互联网+企业+产业+科技+扶贫+基地+贫困户”的农特产品产业链经营模式,提高地方特色农特产品的质量与销量,实现电子商务助销,打造地方农特产品品牌“那江那城”。该公司进入了彩虹商城、京东、中信期货扶贫项目采购、普洱优购、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平台,结合各分店和实体店共同发力,年销售额达到2000多万元。通过电子商务,阿卡庄园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模式,并结合非物质文化传承、旅游文化体验,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 据了解,目前,江城县共建设1个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7个乡(镇)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站,1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坚果、橡胶、白糖、松香产品及茶叶、江城沃柑、野生蜂蜜、江城黄牛干巴、野生菌、越南老挝泰国农特产品、旅游产品通过电商销售,实现电子商务年销售额3亿元以上,有效带动辖区内建档立卡户915户3014人增收。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