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记者 罗成建 王承吉 文/图)阳春三月,春暖花开。记者走进景东彝族自治县城乡采访,沿途一望无际的田野里,绿油油的冬早蔬菜、马铃薯、水晶豌豆生机盎然,一幅现代特色农业产业的丰收画卷展现在眼前。 景东县文龙镇文录村沙拉河小组马铃薯基地里,现年52岁的村民徐文秀一边挖马铃薯一边笑嘻嘻地对记者说:“我家种植了4亩多马铃薯,预计有2万多元的收入,马铃薯农民专业合作社免费为我们提供种子,并为我们开展种植培训和提供技术指导,今年的马铃薯产量高、品质好,价格也比往年高出不少,我们寨子32户人家户户都种植马铃薯,多则10多亩,少则1亩多,通过种植马铃薯我们的收入增加了不少。” 在景东涵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记者看到,农户正载着一袋袋、一车车水晶豌豆到公司出售,一片繁忙的交易景象。公司董事长徐红英告诉记者,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大力发展冬季农业,主要以扶持农户种植水晶豌豆、小米辣、甜玉米、毛豆、万寿菊等产业为主。其中,水晶豌豆种植已经覆盖景东县文龙、安定、太忠等7个乡(镇),带动全县1万多户农户种植10万余亩,涉及建档立卡户4000多户。 而在锦屏镇产业扶贫利益联结农产品收购点——景东伟盛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几十名工人正在冷库车间里分拣、包装水晶豌豆,准备装车运往浙江省杭州市,前来出售水晶豌豆的村民络绎不绝。公司总经理高荣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已经收购400多吨水晶豌豆,加上无筋豆、美人椒、西葫芦等产业,公司每年支付的收购农产品款项达5000万余元,产品主要销往昆明、杭州、成都、北京、上海等地,景东特色农产品深受市场的广泛欢迎与好评。 “发展产业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最有效的途径,而冬农开发则是景东产业扶贫的重要抓手。”景东县政府副县长、浙江大学挂职干部许亚洲介绍,近年来,景东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在冬农开发中找准经济增长点,坚持冬农开发“稳定面积、提质增效”,以市场为导向,强化科技支撑,把冬农开发作为富民强县的特色产业来抓,积极做好技术指导服务,因地制宜引导群众发展冬早蔬菜、马铃薯、水晶豌豆等冬季农业,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运作方式,为农户跑市场、抓订单,冬农开发已成为景东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2020年全县共完成冬季农业开发面积25万亩,预计产量28.8万吨、产值9亿元。其中,冬早蔬菜面积3.94万亩,预计产值1.9亿余元;水晶豌豆面积6.8万余亩,预计产值3亿余元;马铃薯面积4.9万亩,预计产值2.7亿余元。 记者了解到,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前段时间,景东部分农产品流通受阻出现滞销情况,为确保农产品稳产保销,景东结合市场需求,及时推进从产地到销售的互联互通,采取“县长带货”和“线上与线下”对接销售相结合等方式,拓宽销售渠道,有效破解农产品销售难题。 
△马铃薯丰收。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