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景东县大朝山东镇芹菜塘村锅底塘村民小组29户村民 感言:远亲不如近邻,帮助别人也算是帮助自己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李茜 杨坤 文/图)景东彝族自治县大朝山东镇芹菜塘村锅底塘村民小组是一个有34户(其中五保户5户)、121名村民的小村庄。7年来,村里29户村民用心照顾着5户五保老人,他们之间无血缘关系却像一家人一样,全村充满着浓浓的爱意。一个不富裕的村子,为何有这么多村民不计报酬地照顾五保老人?背后有什么感人的故事? 3月的景东,空气里依旧飘荡着几丝寒意。走进五保户自开发的家,崭新的衣被,摆放得整整齐齐的用具,洗刷一新的地面,房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无一不透露出家的温暖。村民周越正给自开发老人喂饭,老人边嚼边竖起了大拇指,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今年77岁的自开发从小肢体残疾,1958年随母亲远嫁到锅底塘村民小组。母亲去世后,无劳动能力的自开发便成了无亲无故、无家可归的“老孤儿”,靠着东家给一口、西家吃一顿地度日。 1982年包产到户以后,锅底塘村民小组村民就自发组织为自开发取土盖屋、捐粮捐物,每年给自开发600斤粮食更是成了锅底塘村民小组不成文的规定。58岁的原村支书李正祥告诉笔者:“每到粮食收获的季节,大家第一件事就是把粮食送到我家,由我代为转交。平时村民也会给点肉、菜和衣物,他的生活一点都不愁。”2013年1月,自开发突发疾病,在村民小组长周灿富的带领下,村里人分批次自带铺盖到自开发的小屋轮流照顾,经过大家悉心照料,自开发的病情有所好转,但从此卧床不起。 也就从那时起,村民们主动将照顾老人的重任包揽了下来,每天两户人家轮流给自开发送可口的饭菜,给他擦洗身子、更换衣服……“开始的时候,大家按照名单顺序轮流照顾,现在都不用名单了,家家户户都记得什么时候该轮到自己家。7年了,轮流着照顾,家家户户都执行得很好。”周越介绍说,除了照顾好自开发外,大家也用心照顾着其余4户五保户。 邻里缘,守望情。村民们说:“远亲不如近邻”“他无儿无女很可怜”“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样”“不希望自己过那样的日子,帮助别人也算是帮助自己”……爱的故事一直在锅底塘村民小组中延续。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