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吴谨江)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始终把提高脱贫质量和成效放在首位,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按照“五个一批”的脱贫路径和“六个精准”的要求,切实解决好剩余贫困人口脱贫问题,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制定十大行动方案,着力巩固提升脱贫攻坚的质量和成色。 实施产业发展行动。围绕“4+5+1”产业体系,坚持烤烟、畜禽、茶叶、林下经济、打工收入“五个不能丢”,按照“1361”山区农产业稳固提升发展思路,发展实体经济,发挥经营主体作用,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落实产业“带养、带种”“跟养、跟种”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扩大产业规模。按照“党组织+新型经营主体+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深入研究本村特色农业产业,打造“一村一品”;加快培育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产业化联合体5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带动作用,健全产业带贫减贫机制;引导有条件的贫困村组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鼓励贫困户土地入股,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康养旅游,促进乡村旅游多元化发展。 实施农村基础设施行动。聚焦交通、水利、活动场所、农村电网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缩小城乡差距。加大对已建成的通村硬化道路、村组砂石路、入户串户路的维护和管理,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制度,爱路护路的乡规民约、村规民约制定率达100%,“路长制”覆盖率达到100%;以“四好农村路”为目标,加大项目实施力度,按照“以工代赈”的方式,鼓励群众投工投劳完成村组主干道硬化项目建设,力争实现5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率达100%;规划实施农村公路危桥改造15座,贯通哀牢山旅游环线,完成9个乡(镇)通村公路危险路段生命安全防护工程200公里以上,通村公路危险路段生命安全防护设施达标。确保水量、水质、取水方便程度和供水保证率达到规定标准,确保农村饮水安全。 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加快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行动,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基本解决村庄私搭乱建和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实现“有新房有新村有新貌”。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农村垃圾处理、农村污水处理、农村“两违”治理。 实施住房安全保障行动。实现农村常驻人口住有所居,住房“安全稳固、遮风避雨”,保证正常使用安全和基本使用功能。消除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实施教育扶贫行动。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成果,向优质均衡的标准迈进,确保所有义务教育学校达到基本办学条件。持续加大控辍保学力度,精准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加大教育体育项目实施力度,强化教师队伍素质提升。 实施健康扶贫行动。精准落实健康扶贫政策,提升县乡村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大病专项救治。 实施社会保障行动。统筹各类保障措施,建立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制度为主体,以社会帮扶、社工助力为辅助的综合保障体系。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继续实施社会服务兜底工程,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加大弱势群体关心关爱力度。 实施生态扶贫行动。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两山国家公园”建设,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巩固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新一轮退耕还林建设,严格落实生态补偿机制,认真抓好生态护林员聘用,用活林业贴息贷款,构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实施消费扶贫行动。发挥“一会三卡”管理作用,加大东西部扶贫协作力度,加大电商扶贫力度。发挥好111个村级电子商务站点作用,整合物流公司资源,构建更加完善的县乡村电商服务体系,利用“抖音”等平台,创新对农特产品的网上营销模式,实现交易额4.5亿元以上。抓住上海金山区、中国宝武集团帮扶的机遇,用好市场资源,培育10家以上龙头企业,积极推荐镇沅农特产品企业到上海开展展销活动。 实施素质提升行动。加大农民素质提升培训力度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力度,着力培育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