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蒋浩 文/图)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新安镇白利村把发展种植、养殖产业结合起来,通过养山鸡、葫芦蜂,种植茶叶、树苗等,发展”小产业“带领群众走上致富路,让贫困群众不离家、不离土地就能融入产业发展,过上幸福生活。 “小树苗”栽出好收益 近日,笔者来到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新安镇白利村树打脚村民小组的松树林,看到村民们正在挖地、栽树桩、拉遮阴网。 村民李福和说:“我育树苗已经有10多年了,主要育有松树、茶树等树苗,平时有很多人会到苗圃地里来买树苗,树苗的销路不用愁。现在我还掌握了一些育树苗的经验和技术,镇上、村里还聘请我当了白利村的护林员。” 2019年,李福和育树苗7万多株,卖树苗收入达4万多元。今年他准备育松树苗5万多株,预计有近3万元的收入。 “小茶叶”里走出致富路 日前,笔者走进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新安镇白利村的茶山,看到一棵棵茶树发出嫩绿的新叶,村民们正在忙着采摘茶叶。 “我们村通过发展茶产业,许多村民都盖起了新房子。今年的春茶长势很好,希望能有个好收成。”正在茶地里采摘茶叶的村民蔡进华高兴地说。 “茶叶是我们家的主要经济来源,我们全家老小一起出动采摘茶叶,每天能摘到30多公斤鲜叶,加工成成品后拿到市场上出售,每天大概有300多元的收入。”村民朱会兰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做好春茶采摘。 白利村有7个村民小组137户农户549人,全村种植茶叶1900多亩。茶叶成为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叶子” 
△采摘春茶 “小蜂窝”育出新希望 在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新安镇白利村亚那村民小组易地扶贫搬迁点,村民李加福正在建盖养殖葫芦蜂的篷房,他希望通过养殖这些蜇人的蜂儿,逐步走上增收致富的道路。 李加福原来居住的老亚那寨子山高箐深,离村镇公路主干道有10公里远,交通条件比较落后,阻碍了村民们的出行和发展。2019年,在镇党委、政府的关心帮助下,全寨人都搬迁到了新的居住点,这里离乡镇公路主干道只有2公里,人们的出行比以前方便多了。交通便利了,村民开始考虑如何发展产业,拓宽增收致富的路子。 白利村有茂盛的森林,特别适宜黄土蜂、葫芦蜂的生长。李加福在电视上看到有人养殖这些蜂窝,还听说楚雄州有人出售“蜂娘”,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拨通了对方的电话。对方告诉他,通过转账,就可以把“蜂娘”送到家里。从此,李加福开启了养蜂之路。 “今年只是进行尝试,如果成功了,明年我会加大葫芦蜂、黄土蜂的养殖。养殖葫芦蜂是个很不错的项目,把葫芦蜂放到山林中,不需要什么劳动力,它们会自己觅食,到时只要科学合理地取蛹就可以了。”面对未来,李加福信心满满。 
△养殖葫芦蜂的木箱 “小山鸡”带来大财富 位于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新安镇的白利山林,海拔2000多米,森林覆盖率90%以上,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降雨量1500毫米,树木茂盛的箐沟中一年四季流淌着清清的山泉水,十分适宜林下养殖。 林下养鸡效益高 在山林中,有一家颇具规模的养殖场——源宏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养殖基地。据了解,这里出产的林下鸡、生态鸡蛋很受消费者的喜爱,除了供应附近的村寨和墨江县城的农贸市场,还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销往外地。 “公司成立到现在才1年多的时间,已经出售了10多万只鸡,10多万枚鸡蛋,收入超过了30万元。”公司负责人刘奇昌介绍道。 生于1985年的刘奇昌,是新安镇白利村干海村民小组的村民。2018年6月,刘奇昌开始在白利山林里发展林下养鸡产业,走上了致富路。 在养殖林下生态鸡的过程中,刘奇昌还不断地学习其他地方的先进经验,在网上学习养殖技术,并注册了“白利山林”的品牌商标。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刘奇昌说,他在自己致富的同时不忘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他向新安、联珠、孟弄、雅邑、景星等多个乡(镇)的建档立卡户提供鸡苗,并传授林下生态鸡的养殖技术。他还聘请了村里的贫困户李要万打扫鸡圈,让李要万每月有了1000元的固定收入,建盖起了漂亮的新房。 茶地养鸡双受益 白利村有7个村民小组540多人,种植了1900多亩茶叶,当地群众不仅种茶,还在茶地里养鸡。 白利村的村民刘旗英家种了30多亩茶地,他们在电视上看到茶地养鸡效益不错,于是尝试在茶地里养鸡。“我在茶地里饲养100多只鸡,现在不用像过去一样在茶地里深挖翻土,也不用除草,这些鸡群就是最好的‘除草机’,今年春天的茶叶长的比往年好多了。”刘旗英介绍道。 刘旗英说,过去在家里养鸡,房前屋后到处都是鸡粪,鸡还会偷食食物,客人来到家里也觉得很不卫生。现在把鸡养到茶地里,既保持了庭院的干净,又可以养好鸡和种好茶。 产业带动快致富 笔者来到白利村小水井村民小组村民罗发有的茶园时,看到他正在忙着盖鸡圈,准备在茶园里养鸡。 罗发有是白利村党支部原书记,2019年4月,60岁的他主动提出申请,让年轻人来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虽然从村干部的岗位上退下来了,但罗发有仍积极投身到村寨脱贫攻坚工作中。 罗发有的50多亩茶园里套种着香樟木、樱桃、桃子、杜仲、车厘子等各种花果树,十分漂亮。他说,盖好鸡圈后先要养1000多只鸡,等掌握了防疫、配料等技术后,他将大力发展林下养鸡,与当地林下养鸡致富带头人努力打造白利林下鸡品牌,带动当地群众共同致富。 
△村民刘旗英在茶地里喂鸡 
△在茶园建盖鸡圈 
△林下养殖的鸡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