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茅区嘎里村: “三力”齐发 旧貌换新颜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潘思颖)今年以来,为切实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思茅区六顺镇嘎里村采取多项措施,多措并举,在全村上下掀起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新高潮。 突出党员引领,示范带动增强“影响力”。嘎里村党员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主动参与环境卫生整治,扫好自己小屋、护好公共卫生,以身作则发动群众参与。通过党建引领、政府主导、带头模范、群众参与,营造出共建美好家园的浓厚氛围和清理整治的热潮。 突出动真碰硬,奖惩分明增强“内动力”。三治委员会充分发挥“法治、德治、自治”作用,在人居环境提升工作中履职尽责,做好卫生考评等工作。“文明村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卫生庭院”以户为单位进行评比,由村级、小组“三治”委员会按月进行评分,每月按照10%的比例设置流动红旗,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突出机制健全,上下联动增强“推动力”。一是建立群众自治机制。形成村规民约,组织群众自发成立环境卫生队伍,坚持每个小组每月打扫环境卫生3次,并负责日常的卫生监督与村内考核。二是建立“文明村寨”和“卫生庭院”评比机制。六顺镇下发了《思茅区六顺镇“文明村寨”和“卫生庭院”考核评比办法》,统一规范人居环境整治考核评分标准,嘎里村积极开展该项工作。 墨江县玉鲁村: 庭院硬化解民忧 院落宽敞感党恩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杨梅)近日,墨江哈尼族自治县鱼塘镇玉鲁村党支部开展“庭院硬化解民忧”主题党日活动,帮助丫口村民小组普树华、彭夸真、张发明3户困难群众进行庭院硬化。 活动中,玉鲁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优势,在中铁十一局捐赠了15吨水泥和30方砂石以及爱心人士郭世平捐赠30方沙子的基础上,发动周边群众投工投劳,帮助普树华等3户困难群众进行庭院硬化。 “之前新房子是盖好了,可还是土院子,晴天一片灰,雨天又变成烂泥田,多亏了驻村干部和党员同志们,帮我们把院子硬化得平坦坦、亮堂堂,真是太感谢他们了!”彭夸真高兴地说。 镇沅县岔沟村民小组: 投工投劳同整治 共创民族团结示范村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段垠慈)连日来,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恩乐镇玻烈村岔沟村民小组积极开展人居环境系列整治行动。 该村民小组的24户村民投工投劳,对周边环境进行清理打造。通过大家的齐心协力,杂草被清理干净,房屋周围种上了绿色植物。近年来,恩乐镇玻烈村岔沟小组在党支部的引领下,坚决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人居环境治理作为村庄发展的重要事项抓牢抓实,按照“组干部负责、党员分片包干、群众落实‘门前三包’、保洁员日常保洁”的治理模式,形成常态化的人居环境整治机制,不断提升人居环境治理能力和治理效果,努力打造优美、舒适、整洁、宜居的秀美村庄环境,共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 景谷县俄乐村民小组:基础设施大完善 人居环境大提升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杜初春 陈润芝 文/图)春光明媚,走进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勐班乡安乐村俄乐村民小组,干净的河水环绕着整洁的村庄,绿油油的水稻层层铺开,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徐徐展现在眼前。 俄乐村民小组有“座落在深山里的宝岛”美誉,整个村民小组被徐徐流淌的俄乐河包围,有一条小路通往碧安乡方向。2018年,依托脱贫攻坚项目的支持,投资200万元的桥正式开工,并于当年完工投入使用,一举改变了村民“蹚水出行”的生活方式。 “之前没有通桥,每逢雨季,家家户户都要在家里备上一个星期的粮食。因为雨季时,水流比较湍急,有时要一个星期左右河水才会小些,过河才比较安全。”俄乐村民小组组长陶正伟说,“感谢党和政府的帮助,让我们再也不用为出行发愁了”。 进入俄乐村民小组,映入眼帘的是干净的水泥路面和崭新的房屋。2017年,经排查,组内共有7户农户住在腐朽、漏雨的危房中。在地方党委政府的扶持和脱贫攻坚政策的支持下,2户村民享受了每户4万元的D级危房改造政策,1户村民享受了每户1.5万元的C2级危房改造政策,4户村民享受了每户0.5万元的C3级危房改造政策,漏雨、破损房屋得到修复、加固,整个村庄变得更加“安全、靓丽”。 房屋修好后,村组干部挨家挨户发动全组村民,家家户户投工投劳建设排污管道、沟渠,并铺设了近1000米的串户路。为保持村容村貌干净、整洁,还组织召开村民大会,通过“一事一议”制定了村规民约,明确每周末集中打扫一次环境卫生,并以“分路到户”的方法让清扫后的环境卫生得到保持。 另外,脱贫攻坚以来,俄乐村民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还大力发展产业,共种植玉米、水稻、芒果、花椒、甘蔗等400余亩。目前,该村民小组共有37户175人,人均年纯收入达10253元。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