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记者 罗成建 通讯员 张华)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竹塘乡蒿枝坝村冬季马铃薯示范田里的马铃薯开挖了。4月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特意来到这里,打开手机当起了“网红”,为当地马铃薯“代言”,助力脱贫攻坚。 这是中国工程院自2015年定点帮扶澜沧县以来结出的科技成果之一。澜沧县自然条件优越,土地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富集,处处是绿水青山。然而,由于澜沧县属于“民族直过区”,经济建设起步晚,社会发育程度低,群众综合素质偏低,学科技、用科技的意识和能力不强,资源优势没能更好地转换为发展优势,出现了“守着绿水青山过穷日子”的尴尬局面。 改变,从中国工程院定点帮扶澜沧县脱贫攻坚工作说起。国内顶尖的院士专家与澜沧“民族直过区”的联手,在中国西南边陲一隅悄然引发一场深刻的变革。在这场突破常规、突破传统的巨变中,“产业+技能”科技扶贫模式应运而生并示范推广,在绿水青山间走出了一条科技扶贫新路子。 培育脱贫致富“种子” 长期以来,素质性贫困是制约澜沧县脱贫的重要因素,也是阻碍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原因。对此,澜沧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素质性脱贫工作,把“扶智”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借助中国工程院人力智力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知识普及、科技创新教育和实用科学技术培训,着力提升各级干部、本土人才、农民群众科学素质并取得明显成效。 自定点帮扶澜沧县以来,中国工程院先后组织200余人次的院士、数以百计的专家深入澜沧县把脉问诊、开具良方,紧扣澜沧县素质性贫困和产业发展短板,与澜沧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共同确定了科技扶贫目标定位,通过院士专家的人力智力帮扶,大幅度提升扶贫产业的科技贡献率,提升了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中国工程院为澜沧县量体裁衣,委派朱有勇院士团队进驻澜沧县,创造性地在澜沧县职业高级中学举办全日制院士指导班以及院士短期农业技术培训班。培训班由院士专家亲自授课,以产业示范点为实训基地,采取边学习、边生产的方法,用学员听得懂、易接受的方式反复讲解和演示,面对面、手把手在田间地头、禽畜圈旁将农业生产技能传授给学员。学员学成返乡后,成为当地科技脱贫的骨干,像一颗颗脱贫致富的“种子”洒遍澜沧大地。 补齐产业发展“短板” 脱贫根本靠产业,选准产业是关键的一步。对此,朱有勇院士团队经过全面调研和精准分析,与澜沧县委、县政府共同确定了产业发展的方向,立足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充分利用土地、林地等闲置资源,利用中国工程院智库优势,将科研成果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大力培育符合澜沧县实际、符合市场需求、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林下三七、冬季马铃薯、冬早蔬菜等为重点的脱贫致富产业,带动农民群众从传统生产方式向科技运用转变。 在推进产业扶贫中,采取“政府+企业+科技人员+农户+社会组织”的科技扶贫新模式,即地方党委政府抓统筹、抓监管,企业出资金、找市场,院士专家出技术、出标准,农户出林地、出劳力获得报酬,协会、合作社负责行业协调。这种模式构建了政府、企业、专家、农户等各方之间的资源利益联结机制,让各方的积极性都能在产业发展中得以体现,具有示范、复制和推广的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团队与澜沧县在充分考虑澜沧境内有20万亩退耕还林思茅松林,且与三七之间具有相融相生的特性实际,制定出台了《澜沧县林下有机三七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8年)》《澜沧县加快发展林下有机三七产业的实施意见》,坚持规划控制、坚持严格审批,严格种植标准、严格基地管理,确保林下有机三七产业健康发展,把澜沧县打造成“林下有机三七之乡”。 科技成果落地“开花” 在中国工程院的倾心帮扶下,澜沧县通过大力推进科技扶贫,培养了一批面向市场的实用型人才、本地创业人才和新一代农民,提高了群众的劳动技能,“输血式扶贫”加速转变成了“造血式扶贫”,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不断提升,实现了“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的根本性转变。 科技扶贫的星星之火,点亮了澜沧县大地。中国工程院定点帮扶澜沧县的探索,初步形成了“推广一批新技术、培养一批乡土人才、示范一批技术样板、培育一批科技企业、脱贫一批村寨”的科技扶贫经验—— 推广一批新技术。林下有机三七创新技术和冬季马铃薯优质高产两项创新技术,成为最具代表性的新技术推广成果; 培养一批乡土人才。通过开办院士专家学员班,把课堂设在田间地头,把教案融入技术训练中,把讲授引入市场营销,培养乡土人才,带领周边村民脱贫; 示范一批技术样板。2015年,院士专家在竹塘乡李召梁子和高风刮试验种植了5亩林下有机三七,目前已发展到上千亩,共建立了11个林下有机三七科技成果的示范样板; 培育一批科技企业。目前,全县共有9家企业实施林下有机三七种植,全县共试验、推广种植思茅松林下有机三七7305亩,有效带动山区群众脱贫致富; 脱贫一批村寨。当地群众依靠土地出租、打工等获得了不错的收入,科技扶贫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注入了强劲动力。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