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记者 张国营)近年来,普洱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目标考核,坚持“一把手”亲自主抓,市、县(区)、乡(镇)、社区、村组等各级组织做到有机构、领导、专人或队伍、方案、行动、投入、记录、成效,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创建工作大格局,努力建设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全国文明城市。 核心价值观强文明底气 普洱市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总抓手,大力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民群众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 充分运用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民族团结教育基地等阵地,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微电影、小说、戏剧、歌曲、诗词等文艺形式和升国旗、入党入团等仪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流价值观;广泛开展市民公约、村规民约、行业规范、学生守则等教育实践活动,推进全国“志愿之城”创建,全市登记注册志愿者20余万人,建设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点440个,推动志愿服务项目常态化,全市志愿者累计开展500多万小时志愿服务。广泛开展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精准脱贫、美丽中国、乡村振兴等志愿服务,有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成为人们共同价值准则。 评选了第五届普洱市道德模范11名,提名11名;推荐普洱身边好人8名,并在媒体和社会各界广泛宣传;修订完善和广泛发放《市民文明手册》《普洱市文明礼仪手册》《诚信普洱倡议书》《普洱文明行为20条》《绿色生活小常识》《普洱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倡议书》《提倡绿色生活 反对铺张浪费倡议书》《“深化移风易俗 助推疫情防控”倡议书》等,营造浓厚创建氛围。围绕传统美德、家风家教、移风易俗、绿色低碳、文明餐桌、诚信普洱、文明交通、文明旅游、垃圾分类等开展各类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2000余场次;开展“文明随手拍”“文明养犬、清洁家园、共享健康”“文明吸烟环境建设”“我爱母亲河——思茅河”等专项活动;开展“小区是我家,文明靠大家”“烟头不落地、茶城更美丽”等活动;督促各级文明村镇建立健全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村民议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坚持全民动员、人人参与原则,扎实有效组织动员、宣传发动,提高群众参与率,实现每一位市民至少参与一次创文活动的目标,切实增强广大市民对文明城市创建的知晓率和认同感,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创建氛围。 实践中心扬文明新风气 积极探索总结经验,加快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力争将文明实践中心打造成农村宣传思想文化有力抓手、有效载体、实践平台。整合资源,建成10个县(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08个乡(镇)级文明实践所、1056个村级文明实践站,以志愿服务和各类传统节日为依托,坚持传思想、习理论,传文化、习礼仪,传科技、习技能,传道德、习风尚,传政策、习富业,传法规、习行为,思茅区被列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区。疫情防控期间,普洱市筹划组织开展“倡导公筷公勺、树立文明风尚”“生活垃圾、有序分类”等文明实践专项行动,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有针对性地开展精神文明教育活动,在“文明普洱”微信公众号开展普洱战“疫”线上活动,开展我们的节日·元宵“上元消疫”出灯谜线上活动,举办了《战“疫”在家做自己的英雄!宅家秀征集活动》,收到并上传至微信投票平台的作品共414件,群众累计投票达100余万票,参阅人次达400余万次。 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和文明家庭广泛深入开展,逐渐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延伸。共创建全国文明单位12个,全国文明村8个,全国文明校园1个;省级文明城市5个,文明村镇154个、省级文明单位73个、文明校园 9个,文明家庭7户;创建命名市级文明城市4个,市级文明单位405个,文明村镇130个,文明校园141个,文明家庭74户。各级文明单位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文明城市创建、志愿服务等积极贡献力量。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