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住建局工会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彭先伟 文/图)为让一线作业的环卫工人真切感受到来自工会组织的关爱、来自党和政府的关怀, 6月23日,普洱市住建局工会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送清凉主题活动。 慰问组分别来到普洱佳好佳清洁有限公司和普洱滨南环境管理有限公司看望慰问环卫工人,为他们送去了矿泉水40件、环保手提袋400个,并现场开展科学防疫和创建文明城市知识宣讲。 
六顺镇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潘思颖 文/图)6月22日,在端午佳节来临之际,思茅区六顺镇开展了“我们的节日·端午”系列活动。 当天上午,六顺镇党政班子领导组成慰问组前往倚象镇大寨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为群众送上节日的祝福和问候。下午,六顺政府食堂里摆满了粽叶糯米,官房村几名“包粽能手”及镇干部职工用亲手包粽的方式庆祝佳节。 
端午节习俗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最普遍的就是赛龙舟和吃粽子。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 (来源:人民网)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