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日报(记者 谭晶纯 张寅)6月25日晚8时许,在昆明市五华区昌源中路假日城市的“滇菌阁”饭店,老板娘赵云梅热情地招呼着仍在进店的客人。 “这日子过得像坐过山车一样。”赵云梅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饭店1月24日关门停业,3月30日恢复营业,亏了20多万元。现在,每天接待客人60到80桌、营业额6万到8万元,和去年比没啥区别了,前几天,饭店还新招了20多个小工。 “滇菌阁”饭店营业额的迅速恢复,折射出二季度云南地区生产总值较一季度回升9.1个百分点的反转速度。赵云梅的感受,也和我们许多人一样:随着疫情防控局面向好,经济社会运行逐步恢复正常,日子也一天天正常起来、好了起来。 但是,当我们把眼光放得高远些,思考得深一些,那么面对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外部环境,面对疫情给经济社会运行带来的巨大挑战,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判断看待当前的困难和风险,以什么样的姿态面对充满挑战的下半年? 增强“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疫情使这个变局来得更加变幻莫测。 疫情全球蔓延令世界经济严重衰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严重阻断与挑战。世界银行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预计,2020年世界经济将下滑5.2%,并称之为“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 面对国际局势变化和疫情的叠加冲击,我国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国内与国外风险交叉传递,长期变量和短期因素相互交织,同样面对着众多风险挑战。 世界经济的大海波涛汹涌。中国会作出怎样的选择? 必须从长期大势认识当前形势,这是分析形势的基本方法。 “现在国际上保护主义思潮上升,但我们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持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以开放、合作、共赢胸怀谋划发展,坚定不移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铿锵有力。 经过上半年的不平凡历程,二季度我国经济同比增长3.2%,增速比一季度的-6.8%跃升10个百分点,这样的表现不仅世人瞩目,也让我们对“中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 省委书记陈豪说:“我们要科学分析形势、把握发展大势,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当前的困难、风险、挑战,对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有清醒认识,对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点要有全面认识,对危中有机、化危为机的辩证关系要有深刻体悟,增强战略自信和必胜勇气。” 在刚刚结束的省委十届十次全会上、在云南省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研讨班上,大家围绕“上半年怎么看、下半年怎么干”进行了热烈讨论。 “从发展基础看,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使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 “从宏观经济看,我国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探索建立和不断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体系和机制,积累了丰富经验。” “从发展潜力和动能看,我国具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强大的生产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拥有1亿多市场主体和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各类专业技能的人才,还有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创业创新潜能。” “从财政、金融体系看,我国财政、金融体系抗风险的韧性强,有足够的政策空间和工具应对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 “从体制和制度条件看,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我们完全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 大家一致认为,我国具有保持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的充足条件,这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发展基础、发展阶段、发展潜力,以及制度条件、发展战略、宏观政策、发展目标等共同决定的,不会因为疫情冲击而改变。 这,正是云南推动高质量发展最大的底气所在,也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最强的信心来源。 坚定“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必胜信心 “危”和“机”常常是同生并存,在波诡云谲的风险与不确定性之中,往往也蕴含着发展的重大机遇。 省长阮成发说“:要坚持大格局大视野,放眼国际国内,准确把握时代背景和重大问题,正确认识和把握云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跳出云南看云南,加强对比研究,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立足实际把优势和短板研究透,借鉴先进经验谋划发展思路,深入谋划一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工程、大项目。” 疫情当前,百业艰难,但危中有机。 ——我省一二三产业发展空间巨大,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潜力巨大,基础设施“双十”重大工程、“新基建”、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和疾控机构核心能力“双提升”工程等蕴藏着巨大的投资需求。 当前形势有“四个兴奋点”,副省长王显刚认为,在工业上,我省电力、烟草、矿产资源等经济数据很亮眼;在农业上,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强劲、亮点频现;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上,我们有基础、有优势;在旅游上,疫情结束后我们必将迎来“井喷”。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正是产业迭代升级、面向南亚东南亚构建云南特色产业链供应链的窗口期,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是云南发挥绿色能源优势、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推动绿色制造强省建设的机遇期。 “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省政府参事王敏正、省证监局局长林林一致表示,这将有力带动我省工业、农业、金融等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地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 ——疫情倒逼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和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双向赋能,为云南扩大市场需求、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更多发展良机。 今年上半年,我省数字经济等新动能快速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增长57.2%,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个百分点。云南线上消费强劲,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增长89.9%,农村网络零售额257.33亿元,同比增长18.17%,高于全国10.65个百分点。上半年,云南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727元,同比增长5.1%,高于全国平均(-5.9%)11个百分点,居全国第1位。 科学分析是开展好各项工作的大逻辑。在省委全会的分组讨论中,大家围绕化危为机的讨论是最多的,一致认为要科学研判“形”与“势”,辩证把握“危”与“机”,善于积势蓄势谋势,善于识变求变应变,善于从危机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促进云南高质量发展。 “要在准确识变中抢抓机遇,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当前的困难、风险、挑战,牢牢把握政策机遇期、窗口期,紧紧抓住扩大内需、布局‘新基建’、发展新经济的机遇,用好用足减税降费、抗疫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一揽子政策,细化具体工作举措,争取更大发展成效。”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州委书记童志云说,要强化机遇意识,善于危中见机,利用国家政策机遇和市场空档期加快发展;丽江市委书记崔茂虎说,要抓住新机遇、应对新挑战,健全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基层公共卫生社会治理能力;玉溪市委书记王力表示,将认真落实省委关于加强新型城镇化、关于构建现代经济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的部署,推动玉溪经济高质量发展。 “要在科学应变中把握主动,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以‘六保’促‘六稳’各项任务抓具体,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副省长董华说,关键要稳住经济基本盘,突出抓好重点产业稳增长,突出抓好重点项目稳投资,突出抓好重点企业强支撑,突出抓好中小微企业保就业,突出抓好新要求下的园区经济强载体,突出抓好与疫情防控形势相适应的新基建、新业态、新模式。 “要在主动求变中改革创新,适应新需求新趋势,聚焦新动能和疫情催生的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保持审慎包容的开放心态,进一步打破体制机制障碍,鼓励基层探索实践,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的创新热情和活力,让新生事物健康成长,让发展新动能加速壮大,为应变局开新局涵养底气、夯实根基。”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省近年来发挥绿色能源优势、推动绿色制造强省建设着力培育的新动能之一。省统计局局长李灿和建议,“化零为整”着力打造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基地,包括依托锂资源、电池隔膜技术优势发展电动汽车电池产业、依托光学仪器制造业基础发展车载摄像头产业、依托橡胶资源发展高端轮胎产业等。 今年以来,为有效对冲疫情影响,中央在精准滴灌支持实体经济、企业纾困减负、大幅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增加赤字规模和发行抗疫特别国债等方面出台的政策力度大、覆盖面广、及时有效。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采取一系列超常规措施,有力有效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稳住了经济增长基本盘,保持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为干部群众增强了信心。 “今年省委、省政府无论是争取支持、政策出台、发展要素保障,还是服务协调等都非常实在,而且有用有效。”文山州州长张秀兰表示,将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确保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 全面辩证分析形势,就能更好地在大局大势中谋划发展;清醒认识困难挑战,就有更多机会在大战大考中赢得主动,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树牢“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定信念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有信心才有定力。 2015年至2019年,云南省GDP在全国的位次由第23位跃升至第18位,经济总量实现历史性跨越。2020年经历了一个极不平凡的上半年,在这个关键时刻,持续推动云南高质量发展的信心从何而来? 来自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来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来自云南已经形成的跨越式发展良好态势,来自当前面临的历史性、战略性、政策性机遇,来自于新时代深化改革开放创新释放出来的动力活力。 ——随着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的扎实推进,云南不再是边缘地区和开放“末梢”,而是“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两大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交汇点,是连接南亚、东南亚的重要大通道,进一步提升开放水平,在更高层次上运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潜力无限。 ——随着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云南少数民族群众生活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获得前所未有的进步,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不断巩固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合力守边固边兴边的内生动力不断彰显。 ——随着“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扎实推进,云南山区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四通八达、通讯物联基本覆盖,气候宜人宜居、资源能源富集的优势进一步凸显,发展潜力巨大、成长空间广阔。云南的绿水青山正在成为巨大优势,成为各族人民致富的金山银山。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和中国最美丽省份建设扎实推进,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理念进一步深植云岭大地,筑牢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责任意识深入人心,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良田沃土这一云南发展的核心优势日益彰显。 特别是到今年底,云南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前景可期,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历史性地得到解决,老少边穷、贫困落后的状况即将成为历史。“边疆、民族、山区、美丽”,正成为云南新的靓丽名片,也是全省干部需要准确把握的新时代省情内涵。 “‘边疆、民族、山区、美丽’的核心内涵,我认为就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保山市委书记赵德光表示,将把认识掌握省情、市情作为全市干部做好工作的必修课,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谋划推动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安排,可以预见,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是我国新一轮扩大开放、深化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窗口期”,也是云南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历史性机遇。 云南能否继续保持跨越赶超势头,从现在起到2035年至为关键。今年上半年,省委出台了一系列谋全局、利长远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即将出台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产业发展“双百”工程实施方案》这两个前瞻性谋划构建符合云南实际、时代特征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文件,正是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瞄准未来15年乃至更长时期、为持续推动云南高质量发展所作出的重大部署。 面对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让我们增强战略定力,坚定必胜信心,准确把握省情,以决战决胜的勇气做好下半年工作,奋力推动云南高质量发展。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