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在当前的脱贫攻坚工作中,“要我脱贫”的思想在一部分群众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思想过于守旧,不愿接受新事物、吸收新信息、学习新技能,缺乏脱贫本领;有的游手好闲,乐于喝酒、打牌、搓麻将,坐享其成;有的满足现状,温饱即安,雨天睡大觉,晴天躲阴凉,精气神不足,得过且过;有的没有财富积累观念,有多少用多少,挣多少花多少,没有过紧日子的思想;有的“等、靠、要”思想严重,怕苦、怕累、怕脏,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想干,只想吃低保、靠救济;有的缺乏感恩之心、感激之情,对帮扶单位、帮扶干部有厌倦情绪……这些思想上的贫困,成了扶贫工作的“拦路虎”。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出发,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任务,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打赢脱贫攻坚战,解决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这不仅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当前,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脱贫攻坚也同样转入质量提升的新阶段。可以说,提升脱贫攻坚质量是当前脱贫攻坚的核心任务,注重精神扶贫和思想扶贫将成为提升扶贫工作内在质量和水平的核中之核。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为亿万人民点燃的奋斗激情,为新时代标注的奋斗气质。“等靠要”,等来的是贫穷,要来的是平庸。在我市脱贫攻坚战中,我们不难看到大多数贫困群众胸怀理想、信仰坚定,在党和国家的扶持帮助下,甩开膀子,撸起袖子,干出了样子,尝到了勤劳脱贫的甜头,真切感受到了扶贫政策带来的实惠。但也有少部分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错误理解党的扶贫政策,出现争当贫困户、拒绝脱贫出列、坐等政府送小康等不良现象,社会上甚至出现了小学生梦想当贫困户的作文,极具讽刺性并发人深省。类似缺乏脱贫动力的“精神贫困”“思想贫困”,严重影响了扶贫政策效应的发挥,不仅阻碍了脱贫攻坚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也产生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人生如屋,信仰如柱。物质生活的贫困需要帮扶,精神层面的贫困更不容忽视。精神失守就会缺“钙”,缺“钙”就会得“软骨病”,那样即便有再多的人帮扶,也将无济于事。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历史的发展总有一些关键的节点、关键的时期。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言,“我国在历史上失去机遇太多,如果再不抓住机遇,后果不堪设想。”今天,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传到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上,如何抢抓机遇,全力摆脱贫困,驶入新的更广阔的天地?对于地处边疆民族地区的普洱来说,“精神扶贫”“思想扶贫”迫在眉睫。 (一)动力机制的创新和理想信念的培育是“精神扶贫”“思想扶贫”的首要任务。 扶贫先扶“志”,扶志要振“心”。随着我市多年来扶贫工作的有序推进,“走得慢、推不动”的问题逐渐凸显。当有志脱贫的人动起来,少数的贫困人口却出现了“不以贫为耻,反以贫为荣”的不良风气。有的人四体健全、心眼够数,但就是安贫乐穷,吃饱混天黑;有的人不思脱困,把领取救济当成生计方式,只想伸手,不愿动手;更有甚者为当上贫困户,不惜托关系、找门路,千方百计搞一顶“贫困帽”……反思安于贫困的问题,除了贫困户自身精神矮化、不思进取的内因外,一些近乎溺爱的扶贫举措,也助长了部分贫困户的“耍赖”之气。比如,有的县不顾实际,刻意提前了脱贫时间,不惜代价为贫困户开小灶,甚至求着贫困户配合干工作。自甘贫穷的思想不根除,要人富就得走很长的路。 理想信念是一切精神力量的源泉。如何让精神力量成为脱贫攻坚的助力器,关键在于重塑信心与信念。一个人如果没有信仰,精神就没有依归,就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有了崇高的理想,人才会有坚韧不拔的决心和持之以恒的毅力。要想打赢打好这场无硝烟的攻坚战,必将会面临许多困难与挑战,这需要我们高擎理想的火炬,直奔“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不分心、不观望、不折腾,心无旁骛,发扬百折不挠的精神,增强必胜的信念。一是多出点子少发票子。脱贫不能一味地扶着走、推着走,需进一步激发贫困户自身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二是更加注重公平,完善机制,精准识别,确保各项扶贫资源落到实处。三是需要评估和反思政策与制度层面的不足,采取有效措施充分调动贫困户自身的脱贫意愿,杜绝一哭就行,一闹就灵。只要把贫困户主动脱贫之志气扶起来,脱贫的腰杆就会硬起来,脱贫的办法也会多起来。 (二)在平等合作的基础上,尊重主体性,是根除“精神贫困”“思想贫困”的重要法宝。 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指明,人民群众是历史过程的积极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他在《神圣家族》一书中写道:“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很明确地表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的思想。扶贫在本质上是扶贫者帮助扶贫对象建立和提升自主性,共同寻求发展道路的过程。而这应该是平等的、合作的关系,扶贫干部不是高高在上的救助方、施舍方和规划者,扶贫对象也不能被简单地视为受助方、感恩者、无知者抑或被动参与者。因此,在扶贫过程中应特别注重工作方式,既要避免居高临下、颐指气使地指派或命令,又要防止高高在上、充满同情的施舍与救济;既要避免大包大揽,将帮扶片面理解为给钱给物,又要切忌自以为比群众高明,越俎代庖地决定种植什么、养殖什么,无视扶贫对象的声音和意愿。 (三)敢为人先,追求卓越是“精神脱贫”“思想脱贫”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活的灵魂,就在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探索新路,需要有“敢为天下先”的气概与胆识,需要有披荆斩棘的勇气和毅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这场战争任务艰巨、困难挑战巨大,能否打赢打好,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脱贫攻坚绝非填填守则、绘绘图纸、搭搭架子、走走场子这么简单,也不是只顾当前不管长远、撒撒胡椒面、打打项目牌就能解决根本问题。它是一项系统的民生工程,将“讲真话、干实事、练真功、出实效”贯穿始终。最终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将成为评判脱贫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从“温饱”奔向“小康”,再从“基本小康”跃向“全面小康”,追求更高水平的发展、更加美好的生活,成为人民群众的新期待。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啃下硬骨头的难度在增大,对干部能力素质的要求就会越高。据调查,在目前我市的脱贫攻坚工作中,仍存在着少部分领导干部不学习、不思考,不认真琢磨如何对标一流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有的眼界胸襟不宽,看摊守业、不思进取;有的大局意识不强,不为地区长远发展考虑;有的缺乏共赢意识,不会算大账、综合账、长远账;有的坐而论道、虎头蛇尾,知难就退、推诿扯皮。于部分困难群众而言,畏难情绪较重,发展产业怕赔、外出务工怕远,自信不足、缺乏闯劲……各种原因相互交织叠加,一提干事创业就“怕”,而正是这种“怕”,成为脱贫征途中的一大“拦路虎”。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有志气,“输血”才能强身;靠实干,“造血”方能自立。作为领导干部,光有志气是不行的,落实是关键,只表志不落实,基本的诚信都没有。于困难群众而言,敢闯敢干需以智慧和能力做支撑,眼高手低,志大才疏,同样不能成就事业。技不如人,身无长物,只能空有一腔抱负。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扶志就是要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起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扶智就是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帮助和指导贫困群众着力提升脱贫致富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扶贫不扶智,就会深陷知识匮乏、智力不足的泥潭,无法自拔。同样,如果扶贫不扶志,扶贫的目的就难达到,即使一时脱贫,也可能会再度返贫。摆脱千百年来的贫困,必须智随志走、志以智强,实施“志智双扶”,才能促成合力、激发活力,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贫穷的土壤。 (四)弘扬艰苦奋斗与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是摆脱“精神贫困”“思想贫困”的有效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谈到,“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再次申述了“奋斗”这一时代主题词。伟大的事业之所以伟大,不仅因为这种事业是正义的、宏大的,而且因为这种事业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词典里,从来没有“容易”一词。正如马克思所言,“如果斗争只是在有极顺利的成功机会的条件下才着手进行,那么创造世界历史未免就太容易了。”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是艰难困苦条件下的权宜之计,而是贯穿我们党伟大事业始终的精神支柱。打好脱贫攻坚战,实现新作为,谱写新篇章,需要一种艰苦奋斗、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积极灵活地去应对前进道路中的各种挫折。要秉持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更好地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进一步教育引导好贫困户转变思想观念,借助国家政策及帮扶力量,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坚定脱贫信心,激发内生动力,通过自身“造血”树立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长远志向。 (五)紧跟党的步伐,共同砥砺奋进是解除“精神贫困”“思想贫困”的根本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毛泽东同志指出,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在这“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就应密切联系群众,放手发动群众,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脱贫攻坚已经到了攻坚拔寨的关键时期,也是检验干部能否经受考验的关键时刻。困难面前我们必须同心携手抓团结,同向聚力谋发展,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和优质服务取信于民。轻霜冻死单根草,狂风难毁万木林。于贫困群众而言,必须增强“抱团取暖”意识,杜绝小农经济思想,自觉走出小户各自散打的困局。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伟大的事业需要依靠伟大的力量,伟大的实践需要伟大的精神作支撑。在脱贫攻坚的决胜阶段,我们需要认识和厘清精神贫困现象产生的深层次原因,补足精神之钙,时刻准备迎接各种考验和挑战,朝着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奋力前进。 (白汉玉,作者系普洱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教师)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