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热点 >> 转载 >> 正文




天天学习|一则古语看习近平问计于民的执政理念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时间:2020/08/29/ 22:16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多次召开会议征集各界人士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并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为“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切实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十四五”规划编制中来,齐心协力把“十四五”规划编制好。

“要把开门搞活动作为重要方法。”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说,并引用东汉王充的“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要求深入群众开展工作,虚心听取群众意见。2014年10月19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引用这句古语,指出“让群众满意是我们党做好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群众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

改革开放以来,民生日益改善,民声表达渠道逐渐增多。互联网的出现,为立体交互式的、官民互动式的扁平化管理提供了手段和途径。2016年4月19日,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引用了王充的这句话。他说——

【释义】

《论衡》是东汉杰出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的代表作。《书解篇》着重对儒家经籍以外的诸子百家著述进行辩解。“书”即指这类著述,因通篇采用对答形式,故名“书解”。

汉代独尊儒术,用天人感应、谶纬迷信解说儒家经书以宣扬君权神授的儒生受到朝廷器重,他们的学说被立为官学;而对现实有所批评的“作书者”及其著述,则被斥为“于世无补”的“玉屑”。王充指出,世儒(说经者)说经都是“虚说”,而文儒(著作者)“卓绝不循”的著作才是“实篇”,并提出了“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的观点。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意思是说,房屋是否漏雨,住在屋宇下的人最清楚;政令是否有缺失,老百姓最有发言权。在这里,王充将民生状况的好坏作为衡量政治得失的试金石,呼吁为政者要走出庙堂,到草野和江湖中去观察、听取普通民众的意见。

据《论衡·自纪篇》记载,王充出身于“细族孤门”,除了当过几年小官吏外,绝大多数时间隐居不仕。这就使他具有了来自民间的知识经验与观念,其思想意识体现出浓厚的平民性。

【解读】

人民群众是行政机关各种方针、政策的直接承受者,他们对于政令的效用和缺漏有着亲身感受,因此最有发言权。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都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优势。“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坚持问计于民,就是基于对“知政失者在草野”的深刻认知。

“群众的实践是最丰富最生动的实践,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智慧和力量。”“拜群众为师”是习近平始终如一的政治品格和执政底色。50多年前,年仅十五六岁的习近平到陕北梁家河插队,是梁家河父老乡亲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使他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大队党支部书记。

从梁家河一路走来,无论是主政一方,还是成为掌舵时代航船的大国领袖,习近平始终走到中国最基层,走进民心最深处,听民声、解民意,拉家常、问冷暖,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考察调研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一系列治国理政的大政方针,都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2020年至今,习近平总书记10次赴地方考察调研,他走基层、进山林、访社区,留下了一个个感人的温情瞬间。推进复工复产、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改革、考察脱贫攻坚成果、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的所见、所思,上升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

问计于民,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对重大改革尤其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改革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及时深入了解群众实际生活情况怎么样,群众诉求是什么,改革能给群众带来的利益有多少,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思路、制定举措、推进落实。

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主持召开重要会议、赴地方考察,就“十四五”开门问策,听取大家对当前经济形势、“十四五”规划的意见和建议,这也正是对“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的新时代实践。(作者 杨立新)

本文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上一篇: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 下一篇:习近平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