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农业农村局到思茅区六顺镇开展督查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潘思颖)近日,普洱市农业农村局组成工作组深入思茅区六顺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及厕所革命督查。 据了解,六顺镇三年计划建设2058座无害化卫生户厕,截至目前建设完成1659座,完成率达80.61%,录入率在全区排名第三。另外,8个行政村共建设公共厕所62座,其中,无害化卫生公厕48座;98个村民小组共建设垃圾池78座,覆盖率为79.5%。 工作组充分肯定了六顺镇人居环境整治及厕所革命工作取得的成绩,并强调要找出亮点、打造示范点,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改善村容村貌、户容户貌,让乡村振兴步伐更坚实。 宁洱县曼芽村临路栽樱花扮靓乡村路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廖翌含 王国顺)近日,走进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普义乡曼芽村,只见村组道路两旁一片忙碌的景象,村民们在曼芽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带领下,正忙着在道路两旁种植樱花树,为乡村环境添绿增彩。 “过去的老土路晴天灰飞、雨天路滑,现在的道路硬化了,我们就想着在路边种植花草,不但可以美化环境,而且过几年樱花树长大开花后,将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更多的游客,促进乡村旅游发展,进一步帮助村民增收致富。”曼芽村党总支书记王亚介绍,此次种植的树苗由曼芽村“两委”出资统一购买、统一栽种,树种为冬樱花树及甜樱桃树,共种植树苗2400棵,覆盖7个村民小组的串户路共计20余公里。 镇沅县太和村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最美乡村 普洱日报讯(市扶贫办)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振太镇太和村以提升农民幸福指数为核心,着眼长远、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频出乡村治理“妙招”,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最美乡村。 工作中,太和村以党建为引领,成立紫马街党支部,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按照党员各自的专长,划分为组织学习委员会、思想文化宣传委员会、产业发展委员会、社会治理委员会四个职能委员会,各委员会各负其责,有效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全体干部群众共同参与,形成农村自我治理新模式,人居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其中,社会治理委员会多次召开片区党员大会、户代会等,讨论并通过了紫马街片区垃圾集中清运管理办法,吸纳6名建档立卡户为公益性岗位,负责公共卫生保洁,并在紫马街片区打造垃圾集中、定时清运示范点,实现公共环境不见垃圾池、不设垃圾处理设备,做到垃圾及时集中清运处理,有效改善了片区环境卫生。 另外,紫马街党支部积极响应振太镇党委号召,带动广大妇女群众将各类花卉搬进了各家各户,并指导农户对庭院内外进行净化、在庭院内外广泛栽种花草树木,变小家园为小花园、小果园、小树林。 如今,太和村的街道上干净整齐、庭院里绿树成荫,农家“小美”促进人居环境“大美”,乡村“颜值”“气质”得到双提升。 景东县林街乡村美宅净风光好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商有锋 李茜 摄影报道)初秋时节,走进景东彝族自治县林街乡,一路空气清新,干净整洁的村组道路上开满鲜花,处处生机勃勃。近年来,林街乡通过大力提倡垃圾分类、推动房前屋后环境整治、加大村庄及道路绿化建设等,并引导村民积极投入美丽庭院创建,人居环境得到不断提升,实现了村美宅净风光好。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