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专题库 >> 倍加珍惜全国文明城市荣誉 全面巩固提升创建工作成果 >> 提升城乡人居环境 >> 正文




“美丽县城”建设让宁洱县提“颜值”增“内涵”


来源:《普洱日报》  时间:2020/11/24/ 10:57 点击:

 

编者按 

近年来,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立足生态宜居,把“美丽县城”建设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启动实施了一系列建设项目。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的稳步推进,一个个生态景观一一呈现,一座座新楼拔地而起……宁洱县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根基,发挥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的优势,绘制出“人、城、水、绿”和谐共生的美丽城市画卷,不断为群众的幸福生活加码。

 

让城市蜕变成干净舒心的“家”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廖翌含)普洱山、锦袍山、凤凰山三山环绕,东洱河、西洱河、虾洞河、金鸡河、温泉河五河穿城而过,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形成了三山品字居、五河汇古府、两湖遥相应的独特城市美景,让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宁洱大道、天壁路、茶乡路、滨河路……路路相连,街街相通,平坦洁净的街道人流如潮,跃动着畅达快捷的都市节奏;雅园、松园、普阳家园、园林福都等一批充满现代化气息的新型住宅小区拔地而起,功能齐全,环境幽静,已成为居民的宜居之所。

近年来,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围绕“美丽县城”建设工作,从老百姓最关心的事做起,从老百姓最不满意的事改起,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丰富城市“内涵”,让城市的“筋骨”强起来、“颜值”美起来、发展快起来。

基础设施完善  通“民心”

“我家住在茶乡路,过去出门散步,路两边的人行道都被商家‘店外店’占了,路面也坑洼不平,出行很不方便。现在不一样了,提升整治后,人行道还给了行人,还重新铺设了防滑砖,路平了,环境变美了,老百姓的心情舒畅啦。”在茶乡路段小区居住了大半辈子的王大爷说起居住环境的变化,用“舒适整洁”总结了自己的看法。

“脏、乱、堵”,这是以往市民对宁洱县城的评价。“美丽县城”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宁洱县围绕中心城区“治脏、治乱、治堵”,着重就城市环境卫生、道路交通、“两违”建筑等群众关心的市容环境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对城市路面、墙面、管道、管线等进行修缮、更新,特别是对雨污分流、管网线下沉、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整治。同时,施划停车泊位,推进夜景亮化工程提升,实施城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破陋习、除“积垢”,困扰居民多年的出行难、环境差问题逐步得到解决。目前,城区污水集中收集及处理率、垃圾收集及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省住建厅印发标准;污泥处理已达到无害化要求。县城区彻底拆除违法违规建筑、违法违规户外广告,无逾期临时建筑;县城一级干道管线已实现入地,已开工的市政道路项目均建设有地下管线;逐步实施城区一级干道空中电力线路规范改造;主干道、街道公建已实现亮化达标;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县城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87.9%,无黑臭水体;安装垃圾桶盖200余只,清除堆体较明显的裸露垃圾100余起,60余吨。设施的整治提升,功能的逐步完善,让城市一步一个脚印地展示出新的面貌。

老旧小区提档  顺“民意”

“小区里的路灯又亮了,这下我们晚上出门就安心多了。”近日,家住县财政小区的张大姐格外高兴。走进县财政局小区,生机盎然的绿化带,实行了雨污分流,重新铺装了路面,各种基础设施也已基本安装到位,公共休息区里,孩子和老人们在这里锻炼身体,生活的节奏仿佛一下子慢了下来。对于家门口发生的变化,居住在这里几十年的老住户们十分欣喜。

财政小区是宁洱县的老旧小区之一,这里设施老化、配套缺失,导致管道堵塞、绿化杂乱、环境脏差,严重影响了居民生活品质和城区形象。老旧小区改造涉及千家万户,直接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为做好这项民生工程,宁洱县依托“美丽县城”创建契机,按照“一区一策”的管理办法,结合小区实际情况,对老旧小区供电、供水、排水排污、停车库(场、位)、绿化、消防、监控系统、道路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

“以前看到别人居住的漂亮小区,心里有点失落。如今,我们的小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有家的感觉了。”小区住户张大姐说。除了硬件上的改造更新外,财政小区在细节上更是精心打磨。小区基础设施好了,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大大提升。

截至目前,全县338户老旧小区、174户棚户区改造已全面开工,将于年内完成,老旧小区将全面实现物业管理。

公共厕所改造 遂“民愿”

“现在的公厕真是大变脸了,不仅外观好看,而且里面也干干净净没有异味,真的得感谢党和政府。”来水湾公园散步的市民王美仙感慨道。在她的印象里,过去的公厕大多简陋、气味大,而改造后的公厕不仅干净整洁,里面有洗手液、擦手纸、烘干机,还摆上了花盆,很温馨。小厕所连着大民生,一间小小的厕所不仅关乎着百姓民生,还涉及到城市形象。

近年来,宁洱县实行政府“买单”、公厕免费开放的便民政策,对城区公厕进行了升级改造。目前,已建成43座城市公厕,达到每平方公里有5座,A级以上旅游公厕有13座,智慧公共厕所有7座,县城和旅游景区旱厕已完全消除,公厕管理已全部达到改造标准。

城市环境面貌持续改善,路上处处是风景。如今,行走在宁洱县的大街小巷,道路平整、干净清爽、花木葱茏,令人赏心悦目,宁洱县以干净整洁的县城建设让城市从“面子”美到“里子”,蜕变成老百姓干净舒心的美丽新家园。

 

产城融合让城市尽显“活力”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廖翌含)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忙碌了一天的市民,茶余饭后到公园和广场散步、跳舞健身,消除疲惫,城市之中,回响着和谐的音符。随着“美丽县城”的创建,群众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向着愈加提升之势在这片土地上席卷。

自然馈赠造就文旅型美丽县城

宁洱县位于云南省南部、普洱市中部,地处滇南乃至中国连接东南亚的交通要道,泛亚铁路中线、昆曼国际大通道横亘其中,大普铁路也将在这里交汇,城市交通便捷有活力。良好的生态环境、美丽的城市景观夯实了宁洱县文化旅游业发展的良好基础,而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让宁洱在“小清新”的背后,更拥有着“大文化”的底气。

宁洱县拥有源远流长的茶马文化,雍正七年(1729年)设普洱府,普洱茶因普洱山所产而得名,百年前马帮人驮茶从这里走向世界,由此成为普洱茶的核心原产地、集散中心和茶马古道的源头。1951年元旦,26个少数民族头人在此歃血为盟、立碑为誓,诞生了“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而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也正在迅速被转化为宁洱县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

近年来,宁洱县加快文化事业、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原生态民族风情传统歌舞——跳笙、陀螺、高跷等传统运动项目已融入市民日常健身娱乐活动,定期组织举办民族民间运动会,红蛋节、烧烤节、玉米节等民族节庆活动效应不断提升。2019年,全县接待国内外游客402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38.6亿元,文旅融合型美丽县城正展现出勃勃生机。

“产城融合”历史文化主题街区商圈现雏形

青瓦悬山出檐长,灰墙穿斗木门窗。走进普洱古镇,石木结构房屋错落有致,连片成趣。图案精致的雕花木质门窗,处处显示出浓浓的普洱府大家风范。漫步古街青石板上,一路古色古香,如同回到了百年前的普洱府。

宁洱是一座百年古城,曾经城内车水马龙,各地商客南来北往,是一座融开放、繁荣、发展的府城,是云南四大名府之一。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宁洱老城区内生活弊端不断凸显:房屋密集、交通不畅、环境脏乱、商贩零散......这已远远无法满足宁洱城区居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民有所呼,政有所应。宁洱县根据独有的古府文化和茶马文化,在城南片区规划建设中,打造了古城门、茶祠、商业街等具有当地民俗特点的古普洱府城历史特征的主题街区,古镇仿明清建筑,古韵步行街以茶叶交易为主,以土特产、手工艺、民族精品、旅游服务等旅游产品为辅,以特色餐饮小吃、休闲娱乐业态作为补充,成为融合旅游、休闲、养生、商业服务为一体的宁洱新地标。同时,随着城市路网密度的增加和完善,街区周围医院、车站、超市、宾馆酒店、公园、住宅楼等功能性建筑接踵向街区周围延伸,吸引人们来此游玩,更有不少外商和外来人员入住宁洱,安居乐业。游客们形容,这是一个让人一见倾心、再见倾情的地方。

景区、公园、博物馆免费开放凸显民生福祉

“我家后面是水湾公园,右边就是宁洱县政府办公区,再往前走就是古镇街区,我们就好像是生活在景区里。”退休的白大爷是土生土长的宁洱人,看着家门口越来越多的公园、绿道、公共设施,让他不禁感叹,生长于此真好。白大爷今年63岁,每天早上走路到水湾公园晨练,锻炼好后,他都要到距离公园不到900米的古镇商业圈兜一圈,然后去买菜。回家吃完中午饭休息一会儿后,他又要到小区旁边的图书馆看看书,晚饭后跟老伴去茶源广场跳跳广场舞,幸福感满满。

公共设施建设是城市文化品格的一种体现,更是居民共享文化资源的一个平台和窗口。在“美丽县城”创建中,宁洱县利用老旧公共建筑设置公益性展览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在中心城区构建以水湾公园、东岭公园、锦袍山公园、茶源广场等城市公园、社区公园为主体,形成“以山为屏,以水为脉,以路为廊,以园为核”的绿地空间系统,运用特色植物组团营造多处景观,打造“四季有花、四季有香、四季有绿、四季有景”的植物景观。同时加快城区公共场所建设,免费Wi-Fi全覆盖、城区5G宏基站建设、充电桩建设等“智慧”城市有序推进,如今,宁洱县城老百姓可以更方便地走进文化殿堂感受文化的魅力,在家门口即可享受青山绿水给生活带来的惬意。

城以民为本,民以城为家。今时的宁洱县风光正好,一座用“烟火气”孕育“慢时光”的美丽县城,正缓缓揭开面纱。

(本版图片由通讯员 饶雪松 许时斌 陈发坤 摄)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孟连县:建设美丽县城提升群众幸福感 下一篇:和平镇以党建促乡村振兴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