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洱日报讯(记者 郭春祥 文/图) 广袤森林、万亩茶园、特色小镇以及诸多珍贵物种,点缀着思小高速公路沿线的风景。4月12日,“沿着高速看中国·走进云南”媒体采访团一行来到了思小高速公路的起点,感受着“天赐普洱·世界茶源”的独特魅力。采访团由省委宣传部、省交通运输厅、省交投集团相关负责人和中央驻滇主要媒体、省级主要新闻单位、普洱市、县(区)主要新闻单位的记者组成。 连续三天,采访团先后深入云南国际咖啡交易中心、太阳河国家森林公园、普洱倚象山茶旅汽车旅游营地暨半山酒店、普洱祖祥高山茶园有限公司、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那柯里小镇等地,实地感受思小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为普洱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市、县(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向代表团介绍了普洱市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开发利用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打造普洱旅游品牌及旅游康养产业等方面的情况。 在云南国际咖啡交易中心,采访团了解到普洱咖啡是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带动地区产业发展,走出云南,香飘世界。“普洱咖啡种植面积大、产量高、品质优,‘中国咖啡之都’名不虚传。”云南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记者孙安然点赞并表示以后会加大对普洱咖啡产业发展的关注,希望生长于黄金种植带上的“云咖”阔步走向世界。 乘车经思小高速公路由南岛河驶出前往太阳河国家森林公园,40分钟后,大家在满是负氧离子的公园内呼吸着清新空气。景区内满眼的绿色让大家兴奋不已,工作人员介绍了景区的相关情况,并带领大家来到犀牛坪景区的各个景点,让大家与多种珍贵野生动物近距离接触互动。“普洱的生态环境真不错,以后一定要带家人过来住上几天……”云岭先锋杂志社记者陈超在朋友圈发表了自己的感受,并附上了拍摄的美照。 “阿姨,您是这附近的村民吗?”“不是的,我是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文武镇曼兴村村民,来这边已经7年了。”云南网记者张玛睿采访景区内的一位工作人员。通过交谈后她得知,48岁的鲁梅是景区内的一名动物观察员,她的几个亲戚也在这里上班,她们每天的工作是观察禽鸟的生活情况并投喂食物,经过长时间的工作积累和学习,她已经能够准确地认出景区内的鸟类名称、种属。“那是灰鹤,那是白枕鹤,那边喝水的是牛背鹭……”鲁梅如数家珍般向大家介绍着湿地里的禽鸟。“10月份COP15即将在昆明举行,所以这次采访我关注的焦点是普洱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内容,而太阳河国家森林公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张玛睿说。 这样的场景伴随着采访团的行进一路发生着,在普洱倚象山茶旅汽车旅游营地、万亩有机茶园、美丽乡村那柯里……大家通过相关工作人员的讲解结合着自己的实地走访体验,看变化、听民声,见证普洱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