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记者 苏燕) 近日,普洱市医疗废物收转运能力建设项目顺利完成跨州市远程异地多点评标,这是普洱市首个全流程联动多点异地评标项目。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作为开评标主场,文山州(州本级)、普洱市(市本级)为客场,三方互动融合、共享数据,共同完成了多地联动远程异地评标。 据介绍,该项目通过在三地同步抽取专家、同步开展评标的方式进行,历时一个半小时顺利完成评标。此次远程异地多点评标项目的完成,标志着普洱市公共资源交易在跨区域远程异地合作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既是工程项目异地远程评标“零距离”的一大突破,又为实现跨州市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进一步推进了电子招投标全流程工作再上新台阶。 此外,本次交易实行全流程电子化,将“不见面开标”和“远程异地评标”相结合,各环节全部网上办理。招标人通过云南省综合评标专家库抽取系统,“双随机”分别抽取宁洱县2名评标专家、文山州(州本级)2名评标专家、普洱市(市本级)1名评标专家,三地5名专家组成评标委员会。三地会场通过全省远程异地评标系统组成一个三地合一的视频现场,全程实现无障碍化沟通,评标专家在线打分、在线确认评标结果。评标结束后,系统自动将开评标时间段内的监控录像上传至交易系统,全程留痕、可查可溯。 据了解,此次跨地州、多地区远程异地评标,打破了区域限制,三地共享专家资源,有效规避了“熟人评标”“串通评标”等风险,真正实现了“阳光交易、智慧服务”,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公共资源交易的公平公正,进一步优化了普洱营商环境。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