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连直击② 强边固防突击队:“你们”的小家与“我们”的大责 普洱日报讯(记者 胡雪英 苏莉 徐一丹/文 通讯员 李政/图) 7月,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富岩镇的雨说下就下、说停就停,道路泥泞湿滑,连村民们平时来去如风的摩托车也无法通行,记者只能手脚并用、徒步前行。半个小时后,当记者感受到“淌下的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时,普洱市纪委监委驻守的卡点到了。 “你们看,连我们种的花都高兴地为你们开放了!”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施自进第一个迎了上来。 7月17日,普洱市发出动员令,首批729名强边固防突击队员两天完成集结,以“镇守边关、视死如归”的决心意志,奔赴4个边境县的疫情防控一线。来自普洱市纪委监委的16名纪检监察干部,从守“廉关”到守“边关”,义无反顾地投身防疫第一线,驻守在富岩镇大芒糯村、等嘎拉村的8个抵边卡点上,把卡点建成了一个个“家”。 这些特殊的“家”里,有强毅果敢的“爸爸”、慈爱可亲的“妈妈”、独当一面的“兄长”、乖巧伶俐的“弟弟”……他们经营好了自己的和谐小家,串起保卫国家的牢固防线,担起了我们的“国之大责”。 核心“爸爸”团——施自进、叶国勇、李文、马中良、苏贤益 “疫情防控是‘国之大者’,守住了国门就是守住了我们的家园!”在说起为什么会第一批报名时,施自进说,“2020年5月以来,市纪委监委只有一名副书记,平时工作很繁忙。在这样的情况下,齐晓勇书记还下决心让我带队,充分体现了市纪委监委对强边固防工作的重视。危急关头,我们首先要守护的是国家的安全,让党和人民放心!” 据悉,此次市纪委监委抽调的突击队员中共有5位副处级以上干部。突击队充分发挥老同志优势,在分组时以老带少,对巡逻值守人力进行了科学配置。 刚一到达,“爸爸”团就带领突击队员进行了一次全线勘察,熟悉地形、环境,摸清情况,与共同值守的市公安局突击队员、民兵默契配合,迅速进入了守边固防的工作状态。 一有空闲,“爸爸”团还带着队员们大搞家园建设。他们在房前屋后挖排水沟,动手搭厨房,建“风景餐厅”,就地取材“栽”竹椅。另外,还开出了小菜地,养起了鸡,就连巡边时带回的姜花,也被一棵棵种在“风景餐厅”的前边…… “其实施副书记的妻子一直在住院,他不让说,默默承受着这一份对亲情的愧疚。大家眼里看到的他,总是乐观积极、充满活力。”苏贤益悄悄地告诉记者。在核心“爸爸”团的带领下,突击队建起了临时党支部,团结得像一个家庭,生机无限、战力爆棚。 暖心“妈妈”——苏贤益 “我从小在山里长大,巡边值守的生活对我来说,并不陌生。我最担心的还是我们的年轻队员。”既是“爸爸”团成员又像一位暖心“妈妈”的苏贤益说,他的儿子苏臻也是普洱市强边固防突击队员,驻守在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康平镇上坝卡的边境疫情防控点。心同此理,对儿子的担心化为他对队员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巡逻时他总走在最前边,碰到陡峭的路时,要把脚下踩实了,手上能抓的树枝也确认过牢固了,才让身后的年轻队员跟上。 生活中,苏贤益还手把手传授年轻队员们各种生活小技能,变着法子做菜给大家吃,油炸肉、黄焖鸡等“苏氏菜谱”上的菜在卡点上广为流传。 元气兄长——王伟锋、李政 南卡江边的巡边路,王伟锋12年前就已经走过。2009年,王伟锋是富岩镇边防连队的一名边防军人,为边疆和人民安宁洒下了热血青春和汗水。今天,作为一名纪检监察人、转业军人、“强边固防”突击队员,王伟锋再次踏上了这片土地,担起了视死如归、镇守边关的“国之大责”。 “曾经的小树,现在都可以割胶了,”在这条守边路上每踏一步,王伟锋都无限感慨:“以前我们来的时候,村里的路很烂,如今家家户户通起了水泥路;村民们从石棉瓦房、茅草屋,住进了砖瓦房、小洋楼;买了摩托买了车,村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过了。而这,正是我们守边卫国的意义所在。” 饭点快到了,李政忙活着烧茄子、切辣椒,给苏贤益打着下手为大家准备晚餐。除了“苏氏菜谱”外的家常菜,基本都是李政来做。 在卡点这个小家庭里,李政就像一个全能哥哥,和兄弟们迅速融成一块铁板,守边境、过生活、互帮互助。他带着小兄弟们到菜市场,买了菜籽,锄地开荒,开辟了“开心农场”。最近又网购了格桑花种,打算撒出一片边地花海。喜欢摄影的他,会扛着相机,记录大家巡边的点点滴滴以及热带雨林里的美景,为大家讲解路上遇到昆虫与植物。 “人生需要一个又一个记忆点串联,有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们带领我们经营好生活每一天,在巡边的日子里用双脚坚实了雨林下的小径,弥足珍贵。”李政说。 乖巧“弟弟”——彭元浩、张强、王坤、王锡、杨超、普俊、朱恩伯、李纯、杨捷等 “我都是来到这里后才开始做切姜蒜、拔鸡毛这样的事……”队员彭元浩边切作料边告诉记者。短短10来天的巡边值守,已经书写了年轻队员们太多的人生第一次: 热带雨林里空气总是湿漉漉的,时常遇到下雨,衣服鞋袜被汗水和雨水浸湿,洗了也晒不干,第一次学会了不穿袜子套雨水鞋,还用柴火熏衣服,衣服不够穿,和伙伴们换着穿; 没走过边境崎岖的山路,巡边时崴了脚,第一次学会了怕家人担心不告诉家里…… 从来不做家务,跟着年长的队员们,他们还第一次学会了如此多的生活技能:用过的一次性纸杯留着,烧火时用来引火;砍来一棵树,放在火塘边做“火娘”,一直熏着,既除湿又能尽快生火;送来的新鲜肉没有冰箱就做成油炸肉存放,可以吃上好几天;吃不完的辣椒用线穿起来,蔬菜挂起来让老鼠吃不到…… 大家印象最深的则是一次执行14公里长途巡边任务,高频次的暴雨反而激发了大家的士气,他们扛着国旗,淋着雨水涉河翻山,高唱着“四渡赤水出奇兵,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等革命歌曲,激情澎湃的歌声回荡在南卡江河谷……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