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云资讯 >> 正文




以史为鉴 开创未来


来源:《普洱日报》  时间:2021/08/02/ 12:25 点击:

 

深刻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科学内涵

本网讯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鲜明提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生长、延续、传承、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要求我们深刻认识和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具有巨大的真理威力和强大的生命力,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革命理想高于天。百年大党历经千锤百炼而朝气蓬勃,一个根本性原因在于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不断夺取新的更大的胜利。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初心如磐,使命在肩。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践行初心使命,在弱小情况下发展壮大,在腥风血雨中绝境重生,在攻坚克难中实现胜利,靠的就是始终不渝践行初心使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在这个关键当口,容不得任何停留、迟疑、观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要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作为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继续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继续艰苦奋斗、锐意进取,锲而不舍把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党的百年历史波澜壮阔、气势恢宏,充满豪情壮志,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壮丽史诗。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我们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党的历史是一部不怕牺牲史,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历史。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必须始终践行共产党员“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铮铮誓言,保持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勇气,增强斗争意识、丰富斗争经验、提升斗争本领,不懈怠、不骄傲,一鼓作气、再接再厉、奋勇向前。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靠的就是我们永远不辜负人民群众对我们的信任。对党忠诚、永不叛党,这是党章对党员的基本要求;不负人民,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崇高追求。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要求我们在新征程上做到对党绝对忠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我们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为民造福的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情怀。   (来源《人民日报》)

 

深化党史学习教育 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本网讯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系统回顾我们党成立100年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鲜明提出伟大建党精神,深刻阐述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九个必须”根本要求,贯通历史、现实、未来,贯通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为我们奋进新时代、走好新征程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国工商银行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和把握这一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实践要求,把党史学习教育与学习红色金融史结合起来,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不断汲取奋勇前行的精神动力,进一步增强在新征程上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百年党史蕴含着开拓进取的精神力量。历史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00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历经挫折而不断奋起、饱经磨难而淬火成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我们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100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我们党的精神之源。我们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兵团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女排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科学家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伟大精神,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这些伟大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不断坚定我们的信念、激发我们的斗志,为我们在新的征程上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提供了不竭精神动力。

在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中,红色金融发挥了重要作用。红色金融在战火中诞生,历经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的淬炼,为国家发展进步、人民生活改善提供了重要支撑和保障。我们党始终坚持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我们能在面对各种困难挑战时保持经济上的独立自主。在领导金融业发展的实践中,我们党不断深化对金融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坚持把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作为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引导金融机构聚焦主业,把更多资金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有序推进金融改革发展、治理金融风险,金融业保持快速发展。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数据要素价值不断彰显,金融配置资源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持续增强,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不断迈出新步伐。中国工商银行努力把党的光辉历史、红色金融史中蕴含的智慧和力量转化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通过学习党史更好走向未来,努力展现担当作为。

争做党建引领的排头兵。落实好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压实管党治党责任,以高质量党建为高质量发展强基固魂、凝心聚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金融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到位,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

争做为民服务的主力军。从百年党史中感悟初心使命,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经营发展全过程,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目标和前进动力,积极运用金融手段和力量,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助力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争做勇开新局的先锋队。始终胸怀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把自身发展放到党和国家大局中去定位和谋划,聚焦科技创新、制造强国、绿色发展、乡村振兴、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聚焦区域协调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适应性、竞争力和普惠性。自觉担负起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的责任,不断开创建设世界一流现代金融企业的新局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升风险治理能力,助力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维护金融安全稳定大局。 (来源《人民日报》)

 

坚持人民至上  推进司法为民

本网讯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100年来,我们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作为司法工作者,我们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司法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推进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提升保障民生福祉的司法服务能力水平。

传承红色基因,站稳人民立场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守人民立场,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党领导下的人民司法事业发展史,就是一部司法为民的历史。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延安时期,我们党坚持走群众路线,形成以马锡五审判方式为主要代表的优秀司法传统。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人民司法制度不断发展完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依法治国摆在突出位置,强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实践新境界。

新征程上,我们要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继承好,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前行力量,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紧紧依靠人民干事创业。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通过回顾党的奋斗史、人民司法事业发展史,坚定理想信念、忠诚履职尽责,更加自觉地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奋勇前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难点痛点堵点问题,更好回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司法需求。

依法履职尽责,保障人民权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必须把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期盼落实到依法保障人民权益上。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发挥司法裁判的规范指引作用,服务保障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在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具体实践中保障人民权益,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恪守司法为民理念,站在人民立场上想问题、干工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努力让司法有力量、有温度,让人民有温暖、有保障。通过惩罚犯罪、定分止争、化解矛盾,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紧盯人民群众在生育养老、婚姻家庭、教育就业、医疗保障等方面诉求,加强涉民生案件执行工作,加大劳动报酬追索、工伤赔偿、赡养抚养等涉民生案件执行力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体合法权益。坚持公正司法,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提升审判质效,确保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提升能力水平,回应人民关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司法为民、司法便民,认真倾听群众呼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努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实事求是、问题导向,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做到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发展到哪里,司法服务就跟进到哪里。

新征程上,我们要坚决响应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的号召,传承伟大建党精神,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坚守人民情怀,巩固立案登记制改革成果,坚持有案必立、有诉必理。切实解决群众异地诉讼不便问题,努力为群众提供多样化纠纷解决方案和权益救济渠道。大力加强人民法庭建设,利用人民法庭扎根基层的优势,推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促进矛盾纠纷在人民群众“家门口”得到解决。充分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以信息化手段提升司法便民利民工作水平,推进审判执行方式深刻变革。把民法典等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作为维护人民合法权益的重要方式,深入开展宣传培训,着力提高广大干警维护人民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和水平。(来源《人民日报》)

 

为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全过程人民民主彰显巨大优势

本网讯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体现了人民民主覆盖的广泛性、过程的完整性、内容的全面性,彰显了人民民主的显著优势,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我们要深入把握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丰富内涵和显著优势,继续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探索实践,使人民当家作主更加有效地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

全过程人民民主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地位。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参与人民民主实践的主体越广泛,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越容易形成,我们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也会更加巩固。全过程人民民主注重提升民主参与的广泛性,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使全体人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能参与人民民主实践。各民主党派都能够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基层群众都能享受自治权利,实现了全国各族人民享有最广泛的民主。

全过程人民民主体现了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有机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否享有民主权利,要看人民是否在选举时有投票的权利,也要看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是否有持续参与的权利;要看人民有没有进行民主选举的权利,也要看人民有没有进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全过程人民民主,意味着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在内的各民主环节齐备,并且彼此贯通、形成合力,避免了只重视选举过程而不重视协商、决策、管理、监督过程的问题。人民既可以通过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也可以通过选举以外的制度和方式来参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管理。通过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完整的参与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能够有效体现人民意志、反映人民利益诉求。

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了民主的内涵。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民主内容的完整性,能够协调增进人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权利,不断增强党和国家活力,有效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激励全体人民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汇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磅礴力量。立足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过程人民民主确保人民群众能够全方位参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方方面面都能广泛凝聚智慧和力量,都能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创造活力,让人民群众各方面权利得到充分保障。这就把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人民对自身利益的实现和发展上来,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新征程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扎根我国土壤、汲取充沛养分,必将为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来源《人民日报》

 

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本网讯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始终牢记和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艰辛探索、接续奋斗,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同志提出“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的奋斗目标。我们党清醒认识到:“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强调“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上世纪80年代,我们党提出经济建设“三步走”战略,确立了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规划。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推进,在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经提前实现的基础上,我们党根据形势发展变化,进一步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作出战略安排,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经过持续奋斗,我们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这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为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奠定了坚实基础。

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必须坚持正确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任务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当然我们建设的现代化必须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的方向,要在我国发展的方针政策、战略战术、政策举措、工作部署中得到体现,推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为之努力。

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必须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更好引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就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就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个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党的基本方略,就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同时是其中经过几十年积累、站到了新的起点上的一个阶段;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根本宗旨、问题导向、忧患意识上把握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继续完成“三去一降一补”的重要任务,全面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提升创新能力、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增强供给体系的韧性,形成更高效率和更高质量的投入产出关系,实现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高水平动态平衡。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必须更强调自主创新,全面加强对科技创新的部署,集中优势资源,有力有序推进创新攻关的“揭榜挂帅”体制机制,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建立起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释放内需潜力,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强需求侧管理,扩大居民消费,提升消费层次。构建新发展格局,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必须具备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和稳固的基本盘。要塑造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重视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改善我国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水平,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来源《人民日报》)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2021年第一期全省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培 ... 下一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