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由思茅一小提供) 普洱日报讯(思茅一小) 近年来,思茅区第一小学通过挖掘百年老校文化,建设以校园水景观为主体的文化长廊,全力打造“井钟文化”,并运用校训、校歌、校徽等,全面激励师生爱学校、爱学习,共建校园文明。 工作中,思茅一小将思政课、党史学习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融为一体,打造学校系列思政课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形成“模式化+课程化+主题化”的特色课程体系,共开发校本课程21门。坚持开展“四节活动”(体育节、科技节、读书节、艺术节),充分利用艺术节深化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并以校园歌舞剧形式引导学生从小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中,使学生在活动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组织设计不同主题的校园板报、班级手抄报、宣传橱窗等,定期评比展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梦”等创建文明校园方面内容上墙,陶冶学生情操、美化学生心灵、启迪学生智慧。打造学校对内对外宣传交流互动的网络平台,与帮扶学校(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上允小学连接空中课堂),实现网络直播交流。 2018年以来,全校打造了省级名校长工作坊1个、省级名师工作坊1个、市级名师工作室1个,校级名师工作室1个;党员带头参与国家级课题研究3个、省级2个、校本微型课题17个。2018年11月,思茅一小在职教师党支部通过区级达标创建验收,2019年3月被评为普洱市2018年度“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普洱市达标创建示范点,同年思茅一小被认定为云南省中小学党建示范学校。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