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佳节,无论身在何方,中国人都有一种“团圆”的情感在。中秋节必不可少吃月饼,吃过各式各样的月饼,却忘不掉景东县安定镇的那口老味道,一口来自彝族同胞的炭烤“大月饼”,承载着难以言表的诚意,更承载着家的记忆和味道。 
景东县安定镇的农户王桂芝家是景东县有名的月饼制作户,我们去的时候正巧赶上王桂芝带着儿子和儿媳制作大月饼。从揉面到裹馅料、擀成饼状、再到烘烤月饼,经过一家人的忙碌,一个个圆润平实的金黄色大饼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王桂芝今年73岁了,小时候每当中秋节,她的奶奶都会做大月饼给家里人吃,自己10多岁的时候就开始和奶奶学做月饼,然后每年中秋她也会做月饼和家里人一起品尝,到目前为止已经有50多个年头了。 

为了把传统的这一味月饼做好、传承好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精神,王桂芝把自己的手艺传给了儿子丁有安,现在丁有安已经可以独立完成大月饼制作的整个过程,母亲王桂芝便帮忙儿子照料着月饼的烘培和在旁边指导制作。要味道好,那就得选地道好食材,作为地道的农民家庭,他们自制新鲜馅料,烹煮豆沙、炒火腿、舂核桃成为他们制作月饼馅的一个日常。为了保证原始的口感,他们用传统炭火烤制,并且制作一个专用来烘烤月饼的烤盘,只用炭火烘烤,没有烟味。据王桂芝说这样才能感受到指尖上的传统和舌尖上的那股老味道。 
月是故乡明,饼是老味香。 中秋节那天,王桂芝一家都要自己做大月饼,一家人一起做,做完月饼一家人坐在一起吃,或是叫上亲戚朋友一起品尝,一人手里一块月饼,一家人欢聚一堂,那就是一种幸福。(景东县融媒体中心 商有锋 周跃忠)
本文来源:普洱广播网 景东县融媒体中心 商有锋 周跃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