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专题库 >> 倍加珍惜全国文明城市荣誉 全面巩固提升创建工作成果 >>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关爱保护未成年人 >> 正文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育人网络


来源:《普洱日报》 臧灵 时间:2022/01/10/ 11:41 点击:

 

普洱日报讯(记者  臧灵  通讯员   郭义才  罗诗旸   文/图)   学校里,国学诵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国旗下的讲话”抒发爱国情怀;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及乡村学校少年宫里,琴棋书画等各类培训吸引着孩子们的到来……这一幅幅画面正是普洱市深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普洱市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着力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鲜明价值取向、养成良好品德,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夯实校园阵地

培养良好道德品质

“学校创设了‘争章立德’奖励机制,激励学生创先争优、勤奋学习、积极进取,争做新时代好少年。”思茅区第七小学德育副校长陶思景介绍,学生集满5张积分卡,可以兑换一张立德卡,集满3张立德卡可以兑换一个立德徽章及奖品,集满3个立德徽章就可以申请兑换一次研学活动。今年以来,思茅七小先后组织300余名学生到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磨黑中学、杨丽坤故居、普洱民族团结园等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家乡美等主题研学活动。思茅七小只是普洱市教育教学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缩影。

普洱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贯穿于素质教育的全过程,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全市中小学校中扎实组织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推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实践教育为主线,创新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深化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等,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同时,在思政课中设计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内容,在其他学科教学中有机融入党史教育内容,面向全体学生讲好身边的党史故事、革命故事、英雄故事。在开展好活动的同时,普洱市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各中小学校建立完善了心理咨询室,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构筑“堡垒”。

打造社会阵地

营造成长沃土

“孩子从三年级开始,就在思茅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学习篮球,专业的教师、宽敞的场地让孩子非常喜欢。”五年级学生家长张贺说。

普洱市充分发挥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及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育人功能,让少年儿童通过体验活动,加强品德修养,增长见识,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各中心将特色文化教育与中心活动紧密结合,除设立音乐、美术、书法、舞蹈等教学科目外,开设茶艺、绝版木刻、民族舞蹈等13项地方特色课程,并结合青少年需求,积极打造中心特色活动,做到“一中心一特色”。如今,一个个传统民间民族文化项目纷纷“活”起来,成为城乡学校以乐促智、以技促能、以读养德的活动品牌。同时,普洱市还充分挖掘本地红色资源,利用市博物馆、普洱民族团结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革命场馆,组织学生开展研学实践、参观学习、志愿服务等实践体验活动,不断强化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

携手守护

孩子成长社会环境

近年来,市委网信办、市文明办、市教育体育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等有关部门重拳出击,加大联合执法检查力度,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强化校外教育机构规范化建设与管理及各学校校园餐饮食品卫生质量的规范化管理,消除校园各项安全隐患;推进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常态化,坚决取缔“黑网吧”和杜绝经营性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现象,切实为未成年人快乐生活、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氛围。同时,运用报纸、电视、网站、微信等平台刊播未成年人公益广告,在城区、乡(镇)、村寨主干道以及社区、广场、车站等设置未成年人公益广告牌等,全面营造关爱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小菜园种出“大学问” 磨黑镇第二小学“红 ... 下一篇:普洱市“五育并举”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 ...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