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没有霓虹闪烁的惬意。 那里,没有花前月下的浪漫与陪伴。 可那里,有我们的他们,有守护万家的热血,有笑对风雨的乐观与坚毅。 每天,普洱市投入边境疫情防控的联防联控力量2.67万人次,日夜守护在边境线上。 他们像一盏灯,照耀了486公里边境线,照暖了240万各族人民,照亮了普洱的万家灯火。 他们把胸膛挺得笔直,用青春与热血将边境线护在身后,因为祖国在身后、家人在心中。他们知道,在更远的远方,一片闪烁的万家灯火之中,有一盏温馨的灯火,那是家人牵挂的目光。 新春佳节,万家团圆,我们在此向广大强边固防突击队员拜年了!也向他们此刻的坚守,致敬!是他们赋予了团圆另一种含义。 冬去春来 ,守得云开,愿所有坚守都奔向团圆。 献给我们的“他们” 本网讯 清晨,一缕阳光倔强地冲破西盟佤族自治县岳宋乡佤山云海,星星点点地映射在南弄河谷原始森林中。被整夜寒露浸润的林间道,又多了一列脚印。刚从橡胶地劳作回家的佤族老乡热情地和“他们”打着招呼,“诶,你们又来守边了噶?” 是啊,“他们”又来了,“他们”一直没走。 2021年7月18日以来的每个日夜,一批又一批的“他们”,来回奔波在岳宋乡崎岖不平的边境道路上。虽然“他们”大部分不是土生土长的佤山人,但是那双双磨平的“解放鞋”,让他们逐步熟悉了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坑一塘。“那边大红毛树”“这边的大拐弯坡”,一提这些含含糊糊的地点名,他们总是可以准确定位,迅速出动。 “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修路架桥的行家里手,有奋战在一线的执法人员,也有扎根佤山的党建工作者、农科专家……但在这里,“他们”只有一个名字,“强边固防突击队员”。来到边境,有些“他们”成了建筑家,搭起了个个驻点工棚;有些“他们”成了美食家,每天变着花样打造“舌尖上的佤山”;有些“他们”是艺术家,让枯燥的守边生活仍有阿佤新歌陪伴。 “他们”是让人钦佩的汉子,是丈夫、是父亲、是家中独子、是爷爷、是外公。“他们”有些是已递交退休申请的“老乖”,有些是刚参加工作的“零零后”。他再过3个月就可以光荣退休,但仍主动向组织申请,三赴佤山守边;他放弃结婚办喜计划,挂帅联防所坚守一年;他家中老人病危仍服从组织安排,没能在临终前见到最后一眼…… 也许此刻,城市早已华灯初上,年味渐长;也许此刻,家中高朋满座,忙着筹备年货和过年的新裳;也许此刻,家中的亲人会有埋怨,都去了那么多次了,为什么连过春节了“他们”还在“疫”无反顾?“他们”总是憨憨地笑着说,今年我们边疆的“小”家也需要我嘛,不坚守住这个“小”家,哪来的“万”家团圆呢?(通讯员 黄山) 这里有他 二十二段突击队员们的愿望 普洱日报讯(记者 刘绍容) “虽然因为驻守边境而不能跟家人在春节团聚,但想到自己的坚守能换来千家万户的平安,这样的人生经历非常有意义。” 二十二段突击队员们有两个春节愿望,一是希望疫情早日过去;二是希望春节期间有好天气,巡防回住所时能让被汗水湿透的身子冲上热水澡,被子也可以晒一晒。 春节将至,在西盟佤族自治县新厂镇二十二段,强边固防突击队员一如既往不松懈、不松劲,始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坚守一线。 二十二段住所建在一个背阴坡树林中,是名副其实的“独家村”。这里气候独特,降水充沛,突击队员调侃全年就一个季节——雨季,即便是寒冬腊月里,几乎每周都会下雨。即使是晴天里,露水也很重,在河边水沟边,下午四点左右树叶上就已缀满露珠。 从2021年7月派出第一批强边固防突击队以来,目前已是第七批,共5名,主要由市、县两级单位抽调的突击队员组成。第七批突击队将驻守到2月底,意味着今年的春节他们将在这里度过。 二十二段巡防距离不算长,直线距离为1.3公里,实际距离也只有2.6公里。可是,就这短短的一段距离,不通车路,全程需要徒步巡防,途中有悬崖峭壁,有河流有深沟。巡防也不容易,要爬坡过坎,过独木桥,上下“楼梯”,钻“狗洞”。突击队员调侃自己为移动中的“夹心饼干”,在悬崖峭壁与物防设施之间,是巡防的必经之路,较为狭窄,一定要侧着身子找准角度,否则会被卡在中间,碰到哪边都又硬又痛,总是进退两难。过独木桥,上下“楼梯”容易理解,为何要钻“狗洞”?在一个大陡坡上,一个数十吨重的大石头横挡在巡防路上。想翻过石头,太高无能为力。绕道吧,要走很长的“冤枉路”。一些眼力好的队员发现,大石头下面,有一个刚好够人匍匐通过的小洞,一些体型稍瘦的队员可以从这通过。带着巡防的狗也习惯跟着人往洞里钻,久而久之,大家都喜欢称之为“狗洞”。 为迎接新春佳节的到来,突击队员特意准备了两公斤罗非鱼,让年夜饭简朴而不失仪式感,寓意年年有余。1月24日,突击队员李明69岁的母亲做手术,但他仍选择和队友们坚守一线。5名突击队员中,有好几个还是第一次离开故乡离开家人,在外过春节。大家认为,虽然因为驻守边境而不能跟家人在春节团聚,但想到自己的坚守能换来千家万户的平安,这样的人生经历非常有意义。 平凡岗位的不平凡坚守 本网讯 “作为一名党员,在强边固防工作中更应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全力以赴,坚守好边境线,争做一名优秀的守边人。” 本着守好边境的初衷和勇气,我积极报名加入强边固防突击队,来到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雪林乡不勒给卡点做一名守边人。 一阵稳重的脚步声缓缓靠近,急促有力的呼吸声听得越来越清楚,我连忙起身,掀开帐篷布往外看,原来是民兵班打着手电筒在巡视,刚才的脚步声和呼吸声就是他们发出的。此时,皎洁的月光照在他们的脸上显得格外苍白,夜以继日的值守巡查让一双眼睛布满了血丝。他们已经很久没有回家陪伴自己的亲人了,但他们毫无怨言继续坚守,筑牢边境线上的铜墙铁壁。 清晨,大雾弥漫,空气异常潮湿,头发都湿漉漉的。刺骨的寒风渗入大衣让人钻心的疼。缓过神来,点长已经煮好了热腾腾的面条,虽然是罐头版的,但在这大山顶上,已然是最好的早点了。 不勒给这个点的巡防距离不长,但却崎岖不平。我负责在2号点值守,2号点在山顶上,无论从哪条路走都要攀登一个六十多度的大陡坡,坡比较湿滑,稍不注意就会滑倒。2号点在风口,即使是白天,山顶的风也一阵一阵的刮得生疼。 2号点没有通水,只能从4号点抬水上去。细小的水流装满25升容量的塑料水桶足足用了半个小时。我和一起值守的同事用一根木棍抬起装满水的水桶步履蹒跚地向大坡顶上攀爬,到达2号点时早已上气不接下气,穿在最里面的衣服也已经湿了一大片。 夜晚,呼啸的狂风吹得树林唰唰作响,穿着厚厚的军大衣还是冻得发抖,厚实的帐篷也像要被掀开了顶一般,让人不安。简单洗漱之后,躺在木桩支立的床上,脑海中是这些天的守边感悟:作为一名党员,在强边固防工作中更应该全力以赴,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坚守好边境线,争做一名优秀的守边人。(通讯员 彭俊) 女儿背起书包与我一起巡逻 “娜母的身影一直奔跑在我身前,潺潺流水打破边境漆黑的夜色,宁静的夜晚不再让我孤独寂寞。” 娜母,属马之日出生的拉祜族女孩,性格刚烈,像匹倔强的小马一样好动。 在一年级的寒假里,受无情之疫情影响,她取消了回阿婆家的计划,选择陪我守边。 她背起书包与我一起巡逻,巡边路上遍满了她的脚印; 她像条麂子,欢快地奔跑在茂密的橡胶林里,让我追赶不及; 她像只鹦鹉,七嘴八舌地问我何时回家陪她,让我无言以对! 无聊中,她望着成片的橡胶树好奇地问:“爸爸,这些橡胶树上挂着一个碗,难道它们也会吃饭吗?”“爸爸,你看,小树上又没有碗,它们不会饿吗?” 她又接着说:“爸爸,你头上的那顶帽子实在是太酷了!” 我说,是真的吗?那我两合张影发朋友圈,让大伙点评点评吧。 今夜,她已回家陪我的妻子她的母亲。 今夜,她已回家陪我的儿子她的弟弟。 今夜,我依旧在南锡河畔的巡逻道上。 娜母的身影一直奔跑在我身前,潺潺流水打破边境漆黑的夜色,宁静的夜晚不再让我孤独寂寞。(通讯员 扎努) 这里有家 强边固防线上的“浪漫满屋” 普洱日报讯(记者 胡雪英 李超 刀琼芬) “我们用自己的方式,克服困难,守护着祖国边境线。” 说不清是从哪一批强边固防队员起,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边境疫情防控6-1卡点的那些小小哨所都有了别致而响亮的名字:“浪漫满屋”“避暑山庄”“傣王宫”“品茗居”……它们点点相望,串联起了4公里的强边固防线,接续在江城县由484个卡点组成的疫情防控线上,筑起了江城县183公里长国境线上的铜墙铁壁。 今年53岁的杨兴荣来自普洱市民族歌舞团有限责任公司,是6-1卡点上的一名强边固防突击队员。每天除了日常巡逻,他还要负责统筹好21个值守点的值守人员分工。“刚来时每次巡逻完都是大汗淋漓、气喘吁吁,中途还要休息几次才能走完全程,现在越走越顺畅,走完还有点意犹未尽。”杨兴荣说。 1月23日,走进6-1卡点,民兵刚刚换防,杨兴荣正在统计此次轮值换防后的人员情况,安排轮换人员报到、值守人员分配、伙食准备等等。他说,值守人员由45名来自市、县、乡、村各级人员组成,平日里两人一组值守。来自江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罗悠尘说,“我们每天最少要走8公里的山路,大家吃着一样的饭食、做着一样的工作,早已不分你来自哪里,我来自哪里。我们用自己的方式,克服困难,守护着祖国边境线。” 远离城市、住着帐篷,每天在崎岖的山路上来回巡逻,日子虽然艰苦,但也有快乐。 “夜轻轻 人欲睡 山寨的夜晚静悄悄 弯弯的山路哟 去向那远方……”在一个挂着“浪漫满屋”牌子的值守点传来了吉他弹唱的拉祜族民歌《朵朵麻栗花》。几名休息的队员围坐在一起,现任“屋主”扎拉正拨弄着手中的吉他。扎拉是普洱市民族歌舞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原生态歌手,这是他第二次参加强边固防。 “疫情防控是大家的事,与那些每天处在生死一线的值守人员相比,我们这个不算什么,必须好好干。”扎拉说,“上次没有带吉他,休息时就会觉得没事做。这次带上了吉他,可以练练吉他唱唱歌,自己的主业也不能丢不是?再有就是,在卡点上,大家都没有娱乐项目,也可以给大家弹吉他唱歌,助助兴、打打气。” 同卡点的队员刘玉成说,卡点上的生活很枯燥,但普洱市民族歌舞团有限责任公司强边固防队员负责的值守点每天都是最热闹、最欢乐的。特别是天一黑,不少休息的队员们都会带着好吃的水果和零食来听歌,时间一久,不少队员还学会了好几首普洱本土民族歌曲。 据悉,江城县抓牢边境疫情防控,加强卡点管理,春节前优化调整卡点设置,将原来的277个卡点调整为484个,每天派出巡逻值守的人员达2300余人。 我们的驻地有了家的气息 本网讯 “在2022年新春佳节来临之时,衷心祝福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我们相信,在守边卫士的坚守下,祖国的边境将一派安宁。” 西盟佤族自治县强边固防突击队第49分段驻地地处阿佤山河谷地带,周遭全是郁郁葱葱的万亩橡胶林。从去年夏季到今年即将迎来的春季,突击队员们在阿佤山巅、原始密林和界河滩涂经历着四季更替。第49分段的队员们和其他段点的队员们一样,都肩负守护边境,守卫家园的职责和使命。 在紧张忙碌的巡边工作之余,队员们可谓使出浑身解数,默默为段点驻地建设贡献力量。去年7月,当第一批突击队员来到第49分段驻地时,连续多天阴雨绵绵,满地泥泞,给巡逻工作和驻地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由于人员的增加,原先的简易房显得异常狭小,需要尽快扩建。段长岩蒋找来了石棉瓦、铁丝、钉子等建材,带领队员们进山采伐木材和竹料。很快,在入驻段点后的第三天就扩建完成了居所,建盖了“标准化”厕所,建造了菜台、灶台和物资储存库等生活设施,还用帐篷搭建起了学习和会议场所,使驻地工作和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随着守边时间的推移,有心的队员们建盖了鸡舍,在驻地里养起了鸡。每天天刚拂晓,驻地便响起了公鸡的打鸣声,天一亮,驻地周边就有鸡在觅食、追逐,很是热闹。加上每天袅袅升起的炊烟,驻地上空弥漫着阵阵烟火气,我们的驻地有了家的气息。后来,驻地里的母鸡下了蛋,孵化了两窝小鸡,驻地里更加热闹了。 在守边工作中,队员们在段长和临时党支部的带领下,严格遵守段点工作制度,丝毫不敢懈怠。不管白天黑夜,无论晴雨,队员们都按班次正常巡守。春节即将来临之际,第49分段驻地里烟火弥漫,鸡鸭成群,温暖如初。(通讯员 李扎克)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