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记者 臧灵) 他先后参与志愿服务活动30余场次、志愿服务时长超1200小时,是五星级志愿者;先后无偿献血17次、累计献血量达5100毫升……他的名字叫张琳。 张琳是一名部队转业军人,是普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办主任。多年来,他一直保持着军人不畏难、不言苦、无私奉献的精神,勇救落水群众、捐献血液血小板、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朴实的行动诠释着奉献精神和大爱情怀。 危难关头奋不顾身 2009年12月底的一天夜晚,还是一名武警的张琳在糯扎渡电站工作时和战友外出办事,当路过电站右岸公路检查站时,突然有两名群众从公路右侧冲出来大喊“翻车了,快帮忙救人!”见此情况,张琳立刻下车,只见道路右侧靠澜沧江江边躺着两人,一名全身湿漉漉的男子坐在一旁,却不见有什么车辆。他和另外三名战友立即向江边冲去,同时报了警。到了现场,张琳了解到,失事车辆已沉入江底且车内还有一人。张琳来不及多想,大喊“你们不要乱动,我会游泳先下去看一下情况。”便立即跳进冰冷的江水中,按事故人员所说的地方探寻。但由于事发已有一段时间,加之12月的澜沧江江水湍急,对江底地形也不熟,张琳没能找到失事车辆和人员,不得不上岸再次打电话请求增援。随后,张琳和另外两名同事把受伤的三人背到了安全地带。等交警和救援人员赶来后,又配合把伤者送到附近医院。由于抢救及时,受伤的三人均脱离了危险。 事后,身边的战友说起此事依然心有余悸,因为江水流动太湍急又是深夜看不清,跳下江救援随时都可能被江水卷走。而张琳也只是微微一笑说:“我游泳技术好,不怕,救人第一嘛。” 助人为乐无偿献血 2017年3月13日,张琳在朋友圈看到一位朋友的老师在医院抢救,急需O型血血小板,他便立即联系朋友,到采血点检验配型成功后,捐献了一个治疗量的血小板,为病人抢救提供了帮助。献血对于张琳来说已是常态之举。自1998年6月第一次无偿献血以来,张琳共无偿献血17次,累计献血5100毫升,血小板1个治疗量。 张琳不仅坚持献血救助他人,还主动申请签订人体器官捐献书。2020年6月,中国红十字会批准了张琳的人体器官捐献申请,成功申请了器官捐献志愿。在他心里,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值得尊重,每一次捐献都在唱响生命的赞歌,他想尽自己的力量帮助更多的人。每当人们夸奖他时,他总是笑嘻嘻地说:“这是我想做且应该做的!” 志愿服务乐于奉献 作为普洱市志愿服务联合会星晨总队的一名志愿者,张琳用心用情用爱做好志愿服务。交通岗上、车站机场内、敬老院里、街头巷尾……都曾出现过张琳做志愿服务的身影,有时他搀扶老人孩童过马路、有时他帮助旅客提行李、有时他为孤寡老人捶背捏肩。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不便,此时也是最需要志愿者之际。张琳义无反顾报名参加各类志愿活动,为滞留人员送水送物、协助无人管理小区做好防疫措施,每天早出晚归从不言辛苦。2020年,张琳还投身一线采写抗疫警察、新闻工作者、志愿者一线事迹的新闻信息,在“学习强国”“普洱发布”等媒体平台刊登,被普洱市文明委、志愿服务联合会评委为抗疫先进个人,被市文明委、市民政局、市志愿服务发展指导中心、市志愿服务联合会聘为专家委员会委员。 张琳普通话说得好,声音略带磁性,再加上阳光般的笑容很感染人,他被推荐为志愿服务活动主持人。多年来,张琳主持和参加志愿服务联合会和各志愿服务总队志愿服务活动30余次,志愿服务时长超1200小时,是五星级志愿者。“奉献爱心我将持之以恒。”张琳说。 由于贡献突出,张琳先后获得普洱市“十二五”社会扶贫先进个人、普洱市委市直机关工委优秀党务工作者、普洱市优秀志愿者、普洱市志愿服务榜样、普洱市创文先进个人(三等功)等荣誉。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