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记者 臧灵) 近年来,普洱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筑牢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守住生态保护底线,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多举措的实施使得全市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持续增强,草原生态系统质量稳中向好,湿地生态系统质量显著提升。 建立资源保护责任体系。全面推行林长制,建立市、县、乡、村、组五级林长制体系,实现六级森林资源网格化管理,构建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森林保护管理长效机制。 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按照党中央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要求,开展自然保护地现状评估,合理确定自然保护地类型、功能定位、范围与管控区划。全市自然保护地更加科学合理,管理更加规范,自然保护地由33个整合优化为22个,面积由原24.19万公顷调增为30.07万公顷。在此基础上,全力推进无量山、哀牢山国家公园和亚洲象国家公园创建工作。 进行分级分类管理规划先行。启动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与“国土三调”相衔接,科学合理确定林地保护利用空间。精准认定各类林地。全市正在开展人工商品用材林资源调查、公益林优化、天然林核实认定工作,精准认定各类林地保护利用边界,实行森林分类管理和经营。 严格监督执法。在全省率先组建市、县(区)两级林草行政综合执法队伍,每年开展国家森林督查、打击毁林种植、“百日攻坚”联合执法和集中打击盗伐滥伐收购加工运输非法来源林木违法犯罪联合执法行动,破坏林草资源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