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普洱市茶咖中心提供的最新统计数据,在普洱中心城区有1246家茶叶经营户,其中外地茶商占13.1%。长期在普洱从事茶叶生意的外地茶商大约有3000人,主要来自甘肃、广东、福建、湖南、浙江、上海、陕西等地。其中又以甘肃、广东、福建居多。他们,因茶而来;他们,把普洱当故乡;他们,喜欢普洱,而留在普洱。 
做健康茶,健康喝茶 温雪梅:广西贵港人 扎根普洱:16年 普洱的家:为学茶书院 普洱日报讯(记者 周思雨 文/图) 在思茅区茶马古镇众多的茶店中,为学茶书院独具特色,店门外一面约5米高的墙上绘着一幅高山古木的水墨画,十分吸睛。常常身穿白色素衣的主理人温雪梅也是店里的一道风景线。 2006年,大学毕业后的温雪梅到普洱毕业旅行,正因为这一趟旅行,她就留在普洱开启了自己的事业。温雪梅说:“最初没什么太大抱负,单纯地喜欢普洱茶,就稀里糊涂地进入了这个茶行业。” 如今,一晃就16年了。温雪梅说,普洱于她就像普洱茶一样,是健康的存在,爱到骨髓里,没法割舍离开了。 近年来,秉承做健康茶、健康喝茶的经营理念,孟雪梅开办了为学茶书院,旨在培养更多懂茶之人,同时也希望将普洱茶知识传播出去。为了早日实现心中愿景,她开始了普洱茶文化培训。“我们通过开展少儿茶文化教育、茶旅游学、公益课堂,希望有更多人喜欢普洱茶,爱上普洱。”孟雪梅说。 对于目前的普洱茶市场,温雪梅也有着自己的见解,她说,普洱茶并不缺好产品,而是缺真正了解和喜爱它的受众,作为普洱茶从业者,她将尽心竭向外推广普洱茶。 
人生知遇或许茶 陈晨:山西大同人 扎根普洱:10年 普洱的家:庭语轩 普洱日报讯(记者 周思雨 王芬 文/图) 2022年是陈晨在普洱生活的第10个年头,也是她从事普洱茶贸易的第8年。陈晨是山西省大同市人,2012年大学毕业后追随爱情来到普洱。“起初因为经常到朋友的茶店里喝茶聊天,慢慢地喜欢上了茶,产生兴趣后开始学习如何辨别茶、泡茶、喝茶。”陈晨说,虽然后来自己追逐的爱情最终还是失去了,但是普洱茶却让她找到心灵的寄托,找到了第二故乡。 2014年,陈晨在普洱开了一家茶店,踏出了茶事业的第一步。“2015年的时候很吃力,因为我对市场前景的了解、茶知识的储备都不足,很难维持。”于是,她向身边的朋友求助,去外地学习,深入茶农家里,走遍一座又一座茶山。慢慢地,茶店的经营状况逐步好了起来,她也有了自己的普洱茶品牌——庭语轩,还有了遍布山西、重庆、河南等地的茶友。 因为普洱茶,陈晨真正融入了普洱,扩宽了自己的朋友圈,也开始了新事业。 陈晨说:“做普洱茶是一件浪漫的事,人生知遇或许茶,普洱茶守护了我,我也想守护普洱茶,让更多的人认识普洱,爱上普洱。” 
寻茶香而至,因茶乡而暖 张二胜:甘肃天水人 扎根普洱:15年 普洱的家:普香茗茶行 普洱日报讯(记者 郭春祥 李慕捷 文/图) 当前,正值春茶大量上市,普洱国际茶城迎来交易热潮。位于市场左侧的普香茗茶行门口,工人们正忙着将茶叶装箱、捆扎,数辆货运卡车停在一侧等待装车。“数日后,这些茶叶将出现在甘肃省的茶叶批发市场。”茶行的负责人张二胜是一名甘肃客商。拥有30多年商贸经历的张二胜,基本跑遍了全国绿茶的主产区,经过多地考察对比后,普洱脱颖而出,吸引他把“家”安在了这里。 “普洱的绿茶滋味好、香气足、产量大,并且价格亲民,非常适合我们做大宗贸易。”2009年,看到普洱茶广阔市场前景的张二胜,在普洱创建了普香茗茶行,一边经营茶叶商贸,一边为其他客商承运每年数千吨发往甘肃陇南、天水、定西、兰州等地的茶叶。 扎根普洱近15年,张二胜爱上了普洱。“一年中,有10个月的时间都生活居住在普洱,这里除了有丰富的茶叶资源,还有让人舒心、满意的自然条件和气候环境。”谈到同时承载梦想和生活的普洱,张二胜感触良多,“虽然户籍上自己不是本地人,但在朋友眼里,我已经是地道的普洱人了。”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