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平镇瑶家山村干田团墩村民小组新貌。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施凛德 文/图)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康平镇紧紧围绕把沿边行政村建成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的现代化小康村目标,抓紧抓实补齐发展短板、培育壮大基础产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边境安全稳定屏障、提升边民综合素质、加强边境基层党组织建设等工作,奋力推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 康平镇瑶家山村干田团墩村民小组周边有万亩生态茶园、万亩沃柑基地,拥有原生态的民俗、服饰、语言、舞蹈、饮食等瑶族传统文化。根据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目标,通过前期分析、重点规划,一期建设面积200亩,打造传统特色民居、农特产业发展、瑶族文化传承基地、游客服务中心为主的乡村民族旅游综合体,配套建设水、电、路和活动场所等基础设施,目前已经完成建设。二期规划面积2000亩,规划打造以生态茶园观光、农耕文化一站式体验为主的乡村旅游项目,预计2023年竣工。 通过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干田团墩村民小组文化广场、篮球场、公共卫生间、路灯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水、电、路按现代化标准建设,垃圾分类处理,雨污分离集中净化,村庄亮化、绿化科学到位,真正把村庄建设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康平镇在加快推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力度,拓展提升“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实践活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宣传教育,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倡导乡风文明,破除陋习陈规,巩固和发展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同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增强“五个认同”。在边境地区大力开展国旗、国歌、国徽、宪法、国家安全意识等内容的宣传和教育,不断增强边民守土固边的责任感、自豪感和自信心。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主线,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推动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十百千万”示范引领建设工程,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学党史、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