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兰:以茶致富 本网讯 春雨过后,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嘉禾乡中会村的满山茶树长势良好,放眼望去苍翠欲滴。茶林里,茶农一边忙着采收茶叶,一边谈论着今年的收获。看着大家喜笑颜开,“80后”的茶人李春兰心里也是暖暖的。 李春兰是土生土长的中会村人,2004年,她离开家外出创业,学习普洱茶加工技术,并于2011年创办了公司,专门从事普洱茶的生产加工和销售。2021年,李春兰带着制茶本领回到了家乡。同年3月,天宫山壹号茶厂在中会村落地。李春兰暗下决心,希望自己能够带着村民以茶致富,将“天宫山壹号”打造成为中会村乃至普洱市的一张名片。 为了提高茶叶品质,李春兰带着大家一起采茶,在加工车间手把手教茶农炒制、晾晒茶叶。在春茶生产季,李春兰还聘请村民参与加工生产,为大家增加劳务收入。截至目前,李春兰收购并制作销售“天宫山壹号”茶叶16吨,支付村民务工和鲜叶收购费用共计60余万元。今年4月,李春兰还牵头成立了茶叶专业合作社,中会村村级集体经济也逐渐步入正轨。 李春兰说:“中会村茶叶品质好,我们应该和老百姓一起手拉手、心连心地把茶产业做好。” 在李春兰眼中,农村是广阔天地,大有可为。为此,她身体力行,以茶香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回到故乡,并带着乡亲们在生养自己的那片土地上,书写属于大家的乡村振兴故事。(通讯员 朱榆倩 李超 文/图) 李跃升:寻梦追梦 本网讯 “谷雨谷雨,采茶对雨”。雨后的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五一茶山在雨水洗礼后焕然一新,远远望去,林茶相依,一片绿意。茶农们三五成群,熟练地采摘着新鲜的嫩叶,镇沅县五一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跃升也在其中,只见他动作流畅,采茶又快又准。 1989年,李跃升结合五一村气候和土地资源优势,带头试种茶叶。在他的带动下,当地村民纷纷加入进来,五一村也逐渐扩大了茶叶种植面积。随着价格的逐年提高,村民们也因此获益。大家纷纷说,跟对了“领头羊”,过上了好日子。 近年来,李跃升不断创新发展理念,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对产业发展进行指导,并加大茶叶种植、茶园管理技术的培训力度,镇沅县五一茶业有限公司经营的2749亩茶园已全部实现有机化管理和生产。如今,五一村8个村民小组的200多户农户都有自己的茶园,全村形成了种茶、制茶、喝茶、讲茶的浓厚氛围。2021年,全村生产有机绿茶60吨等,产值150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960万元。 从小面积散种,到家家户户都有茶园,五一村的五一茶产业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李跃升的坚持与奋斗。 如今,为进一步扩大五一茶的知名度,李跃升又开始新的寻梦:到北京、上海等地寻找更大的销售市场,将五一茶推广出去……(通讯员 罗晋 王杨静 文/图) 苏礼景:以“付”致富 本网讯 春茶采摘季的傍晚时分,十多位茶农骑着摩托车拖着大包小包的茶叶陆续来到景东彝族自治县大朝山东镇景秀茶叶加工厂,将白天采摘的茶叶交到这里。加工厂负责人苏礼景带着数名工人有序地称重、登记、摊晾,一片丰收忙碌的景象。 茶农苏有壮说:“以前我们摘茶就是自己加工,质量不高,价格也不好,现在拿来厂里卖,一是能节省我们的劳动力,二是价格比市场高得多。” 多年前,苏礼景抓住家乡生态茶园优势,开启了茶叶加工的创业之路,并在2013年建成一个小型的茶叶加工厂。2014年,苏礼景拿着景东县茶特局扶持初制所改扩建项目40万元及自筹资金60余万元,将茶叶加工厂不断发展壮大,产值实现逐年增加。经过多年辛勤耕耘,苏礼景带动村民增收致富,让茶产业成为当地有奔头的产业。 近年来,随着乡村公路的升级改造,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苏礼景开始琢磨如何将茶产业做大做强,并以“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实行统一采摘、统一加工、统一销售,带动周边老百姓共同致富。(通讯员 周延 周跃忠 李敏 文/图) 仙贡:茶如人生 本网讯 四月,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景迈山云雾缭绕、山峦叠翠。在晨雾环绕的茶林间,有“景迈花木兰”之称的茶人仙贡与姐妹们一起采茶,指尖飞舞、叶落竹筐。 明前茶是一年中茶叶价格最好、口感最佳的茶。每年春茶上市,仙贡会聘用很多的采茶工采摘自家145亩茶园的鲜叶,同时作为澜沧县景迈人家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和普洱景迈山奉祖家园贡茗茶源茶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她还要率领团队制作大量的春茶。 2002年,大学毕业的仙贡选择返乡创业,建起了岩勐茶厂,组建了景迈人家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并探索以“一地生四金”(土地流转“租金”、务工赚“薪金”、股份合作分“股金”、种植得“现金”)的模式发展合作社,成立了集合作社、茶厂、客栈、体验店于一体的普洱市景迈人家贡茗茶业有限公司。 在她的引领下,50名妇女陆续加入创业大军,成立了10个合作社、建起10个茶厂、经营着5家民宿客栈。社员从27人增加到229人,茶园面积达9000余亩,年可产毛茶200吨,辐射周边近500户农户,其中贫困户22户。2020年,仙贡被全国妇联评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 仙贡说,茶如人生,大自然会让人觉得人和茶树一样,一直在生长。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是景迈山的守护者,更是创造者,既要保护好这份不可复制的遗产,又要在保护中发展,用这样的使命做一杯最干净的景迈山的茶。(通讯员 袁兰 李凡 赵梦芸 文/图)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