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专题库 >> 倍加珍惜全国文明城市荣誉 全面巩固提升创建工作成果 >> 好家风好家训 >> 正文




家 风


来源:《普洱日报》  时间:2022/06/13/ 11:11 点击:

 

本网讯   每个家族都有不同的家风。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换一句话说,家风就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的家文化。

中华民族讲究“家风”的传承,在泱泱数千年的华夏文明之中,“家风”随时可见,处处可寻。历史上曾经显赫长久的家族,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家风、家训和家教,一些还被整理成文,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如《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等。

但更多的家风却是不成文的,它浸润于每个家庭成员,成为日常生活行为规范,是一个家庭的“魂”与“灵”。好的家风,能够引领家庭或家族走向辉煌。

本期“讲述”中的三个家庭故事,从不同的角度彰显出各个家庭的家风,或孝顺,或勤劳,或善良……各具特点,也因此建构起每一个家庭的特色。希望这许许多多延续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良好家风,组合成一股强大的振兴中华力量,给力社会风尚进步发展,给力伟大的中国梦的实现。

 

我家的“无字”家训

讲述人  左云燕

我出生在一个大家庭,因为爸爸是家里的小儿子,所以我拥有了出生在上个世纪40、50年代的大伯、姑妈们和上个世纪60、70、80年代的哥哥姐姐们,我们家的故事跨越了几个时代,但我们家的“无字”家训却从未褪色。

我的爷爷出生于1924年,宁洱哈尼族自治县石膏井人,民国时期高中学历,是当时村子里学历最高的先生,写得一手不俗的毛笔字,过年时常常在村里无偿写春联,谁家外出的孩子写信报平安,家人都找爷爷念信、代写回信。爷爷为人温和谦逊,最重礼节礼仪,村里有人娶亲都会请爷爷做媒人。爷爷算盘打得特别好,解放前,在石膏井盐厂司职财务。解放后,因历史原因爷爷被劳动改造,1985年得以恢复名誉,回归当时的思茅行署经济贸易委员会,享受离休老干部待遇。爷爷一生坎坷却从不言苦,他积极乐观总是面带微笑。回忆艰难的日子,他总和我说要感恩共产党、毛主席让我们过上了今天的好日子。爷爷虽不是革命者,却是历史的见证人,他用自己的一生对我开展了最深刻的“入党启蒙”。

我的四姑妈出生于1954年,儿时因口齿不清常被人嘲笑是“四哑巴”。姑妈没有读过书,不识几个字,却靠着卖米线、卖快餐养育了4个儿女,培养了两名教师。姑妈凌晨五点起床磨米浆,白天炒菜晚上十点下自习,就像陀螺在厨房不停旋转。农村的孩子多是贫困的,又正值长身体的年纪,吃不饱是常事。姑妈总是给小个子的学生多打一点,叮嘱他们多吃才能长高。对花光生活费的学生,她总是一边“骂”她们不懂规划乱花钱,一边盛满满一碗饭菜给他们递去。姑妈说这辈子,自己可以没文化,却不能让儿女没文化,虽然生活艰难却用尽全力供养子女读书,哥哥姐姐们的成才路上浸透着姑妈的汗水,学生的成长路上也飘散着姑妈的“人情味”。

我的爸爸出生于1965年,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也是兄弟姐妹中的顶梁柱。爸爸说年幼时家里条件艰苦,奶奶拉扯一家子非常辛苦,每天哥哥姐姐都要带着他翻几座山才能走到家里的地,地不大而且非常贫瘠。天气炎热时只能脱了衣服劳作,火辣辣的太阳灼伤了后背,因为没钱买鞋,光脚干活总是被扎到出血。当时的爸爸暗暗发誓,这辈子一定要走出大山,要为后代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1985年,爸爸考上了思茅农业学校,学习茶叶专业。爸爸年轻时立志成为军人赴西藏保卫边疆,但奶奶不舍儿子远行,爸爸便放弃了梦想。虽然走上了未曾想过的道路,但爸爸始终牢记爷爷的教导,勤恳工作,精于钻研。我的童年与茶叶为伴,田间、加工车间都是我玩耍的好地方。那时的我不知道爸爸到底是做什么的,开垦茶地、插苗育种好像和种地没什么区别。可后来我才明白,万丈高楼平地起,世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只有日积月累的坚持,年轻时开垦的基地,培育的茶苗,修剪过的枝叶都是爸爸成为职业茶人的第一步。与爷爷的温和不同,爸爸总是一脸严肃,我还没有灶台高时,爸爸就让我站在凳子上学炒菜,我第一次骑车摔跤哇哇大哭时,他站在原地命令我自己站起来。与对我的严肃不同,爸爸对爷爷奶奶极其孝顺,即使家里条件有限,饭桌上也从不缺爷爷奶奶爱吃的饭菜。生病住院时也总是忙前忙后从不缺席,无数次爷爷在鬼门关徘徊,是爸爸的坚持将他一次次唤醒。儿时的我赌气,觉得爸爸不爱我。2013年我怀揣着梦想,带着2000元踏上了实现对外汉语教师梦想的旅程,当我放下行李便接到了我人生中的第一通跨国电话。多年后,我已记不清爸爸说了什么,但我清楚记得爸爸的啜泣声,那是我第一次觉得在成长的路上,爸爸一直扮演着那个目送我离开的人,他教我独立自主,敢想敢做,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父爱无声却尤为深沉。

我叫云燕,出生于1990年,爷爷说,燕子能翱翔天际是一般的燕子,能直冲云霄的燕子才是有真本事的燕子。然而我的人生才“起飞”就遇到了困难,高考失利让我耿耿于怀,值得庆幸的是我学了自己喜欢的专业。大学四年,无数次想要放弃时,我总会鼓励自己,没有过不去的坎,唯有自己不够坚持,最终我考上研究生。2014年我怀着对未来美好的向往走出校园,也在泰国找到了心仪的教师工作,但因家中变故我选择回到家乡。我人生的第二次“起飞”也遇到故障。爸妈不断鼓励我,没有舞台就自己创造舞台,于是我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培训班。在1300多个没有休息的昼夜里,从一个学生到几十个学生,我一刻也不敢停歇,是孩子的喜欢和家长的信任托起了我成为教师的理想,是他们让我始终走在教育的道路上。2018年我的人生迎来了第三次“起飞”,进入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普洱茶学院工作。我分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虽然也曾为工作失误而悄悄流泪,也曾为把工作做好加班到凌晨,但我始终觉得与梦想相拥的日子是幸福的。从小到大,虽然家里几代人都不曾抱怨一路走来的艰难困苦,但他们的不易我都看在眼里。今天幸福生活的背后是几代人的辛勤与汗水,生活总会跌宕起伏,却不能失了那颗初心。

我的家庭,没有文采斐然的家训,唯有身传言教。受爷爷影响,我现在已经是一名11年党龄的党员了,他曾经引导我走的路,如今我也同样引导学生在走。曾经姑妈的“人情味”,也让我始终心系学生,爱生如子。在爸爸教育下独立坚强的我,立志成为一名像灯塔一样的老师,当学生的船儿在海上迷路时,发射信号让船儿一点点朝目的地靠近。

 

“美女”母亲与“穷小子”父亲的婚姻生活

讲述人  潘东菊

有人说,婚姻就像一座围墙,墙内的人想出来,墙外的人想进去,但是我父母的婚姻是一座爱的城堡,彼此举案齐眉、忠贞不渝、男女平等,男主外女主内,彼此宽容敬重,让人心生敬意。

母亲年轻时是一个美人坯子,梳着长长的辫子、齐眉的流苏、双眼皮下流露出温柔善良的眼神,樱桃似的红唇、精致的脸蛋、苗条的身材。父亲则是中山装的打扮,眼神中流露出坚毅与威严,当然身材也是笔直挺拔,只是少了一丝微笑——这是泛黄的黑白照片留下的时代痕迹。

父亲从不和母亲顶嘴吵架,母亲说一父亲不说二,母亲唠叨埋怨时父亲只是默默地一支接一支吸烟。母亲教训子女时父亲从不添油加醋,只是静静地观察着。母亲掌握着财政大权,父亲的兜里从不存私房钱,裤兜比脸还干净。走亲访友、孝老爱亲的礼仪情节要母亲提醒父亲才记得,洗澡穿衣打扮也需要母亲一手督促。

他们的相识有着传奇的色彩,因为外婆眼瞎母亲被迫早早辍学,认识的字很少,但是不识几个大字的母亲却通情达理、善良温柔、乖巧听话,不忤逆长辈,也不欺负后生。父亲则是小学毕业,有着聪明的头脑和吃苦耐劳的体魄,但家中却是一贫如洗,父母双亲一个憨厚一个聋。父亲担心家境优越的母亲看不上他这样的穷小子,但又不死心,所以就不断给母亲写情书。但行云如水、感情真挚的情书在母亲眼中也只是一张白纸,因为母亲看不懂。

但是人的命运说来也怪,只要是命中注定的那一个,无论何时到,都会是最后的赢家。因为外婆不舍母亲远嫁,担心远嫁的女儿受婆家欺负,外婆心中中意父亲。外婆深知父亲一家的为人忠厚老实,父亲又是独子,没有兄弟姐妹来争抢,公公婆婆也会把母亲视为掌上明珠。

1983年冬月的一天,是父亲母亲领结婚证的日子。母亲不情愿,但是父母之言母亲不敢忤逆。民政局在镇上,需要步行两天才能到达,领证一切顺利,领完证后两对新人一起返回。当天父亲家杀年猪,母亲路过家门口时却头也不回地独自回了自己家,没有和父亲打一声招呼。

领证后的一个月左右,外公外婆和舅舅们隆重地嫁了母亲。大舅请来了迎亲的唢呐队,三人在外婆家吹,三人在父亲家吹,并陪着父亲来外婆家迎娶母亲。两个舅舅们买了缝纫机,时尚精美的四门柜,舅妈们缝制的新衣服新布鞋装满了箱子,还有锅碗瓢盆。但当母亲来到父亲家时,贫穷的家还是让母亲悔不当初。

婚后34年的陪伴厮守,父亲用一个男人的担当、一个丈夫的陪伴,慢慢赢得了母亲的刮目相看,最终感情坚不可破。他们出双入对、孝敬长辈、关爱小辈,父亲不欺骗不花心不武断,一切以母亲马首是瞻。母亲则用自己的温情温暖了这个贫穷的家庭,家中儿女成群,欢声笑语,老人康健,邻里和谐,美好的生活如约而至。

父亲在外人面前是一个铁骨铮铮的男子汉,在村里当社长共15年,为村里邻里纠纷、交通设施、农业发展做出了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父亲任职期间,村里的电通了,水也通了,田间地头的道路也通了。为了老百姓能过上幸福生活,父亲曾两次去西双版纳考察橡胶种植技术,最终村里满山遍野都种植了橡胶。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之下,家家户户换了新房,百姓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但在家中父亲却是一个需要母亲监督的小男人。母亲为父亲的衣食讲究操持着,何时洗澡换衣服也要母亲提醒,爷爷奶奶生病了吃药打针也是母亲来照顾。父亲很享受被母亲呵护的每一分每一秒,母亲也不厌其烦地日复一日照顾着父亲和公公婆婆。只要家中有好吃的,母亲会给隔壁邻居的大爷大妈送去一份,母亲常说乡里乡亲的都是一家人。每当母亲给他们端去热气腾腾的美食时,他们爬满皱纹的脸颊上舒展开的是无比幸福的满足。

母亲的一辈子参与建造了五次房。第一次是把栅片房换成了泥土围墙,土木结构的瓦房,此时母亲才嫁进父亲家一年左右,姐姐尚在襁褓中嗷嗷待哺。母亲陪着父亲一起烧瓦片,上山抬房缘,就这样一瓦一土建起了雕刻精美的宽敞明亮的正房。第二次建房是弟弟出生的那一年,建了一间偏房,下层关牛,上层有三个房间,一个房间给姐姐和我住,一个房间存放粮食,一个房间是客房。此时的家境比之前更加的富裕些,父亲直接包工包料的包给了建筑工人,母亲只需要负责伙食就行。第三次建房是我上大学的第一年,自家的耕地都种上了橡胶树,零零散散的大约有3000多颗,这一年父亲把其中一片土地卖给了外地人,一共23000元,这些钱刚好用来盖了一间厢房和大门,其中有两个卧室,还有一间是电视房,此时我们的家成了名副其实的四合院。第四次建房是2012年弟弟高中毕业回乡,在弟弟的主持下,重新建造了厨房,这是父亲离开校园回乡后亲手建造的土坯房,一晃已经快40年了,此时换成了砖瓦结构的厨房,母亲在里面做出各种美味佳肴,一家人其乐融融享受美食。第五次建房是2015年,是建档立卡户的脱贫攻坚战的第二年,享受国家政策的补贴,瓦片换新、门窗粉刷,同时按上了天花板,泥土墙粉刷成白色,院内铺上水泥,焕然一新的四合庭院怡然落成。

通过5次的改造与修葺,母亲与父亲用双手建成了宽敞明亮、温馨幸福的家园。

2016年10月28日,确诊脑癌9年的父亲癌症复发继发颅内出血后右侧偏瘫,母亲放下家中的一切,来医院日日夜夜陪伴父亲,端水喂饭,擦身洗衣,耐心照顾瘫痪的父亲。一辈子不善言辞的父亲向母亲倾诉着情意绵绵的情话,他说谢谢母亲对他倾其所有的好,把他爱在分分秒秒里;母亲是自己这一生最珍贵的人,为自己卸去了所有的烦恼。他说没有给予母亲体面的婚礼,没有美伦美奂的婚纱照,没有送过一束娇艳的鲜花,没有送过一件珍贵的首饰,他想病好后带着母亲拍一次婚纱照,办一次难以忘怀的夕阳婚礼,送一条珍贵的首饰, 在母亲的生日送上一束鲜花和一个甜蜜的蛋糕;记住他们的结婚纪念日,每次纪念日送一份珍贵的礼品给母亲……可惜从父亲倒下的317天后,父亲还是带着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从此这个世界再无父亲的身影。

 

给天上爷爷的一封信

讲述人  陈海霞

亲爱的爷爷,我思量许久,想给您写一封家书,下笔前,我回忆着您在那些日子,不知不觉还是湿润了眼眶……

爷爷,小时候我最喜欢的事莫过于陪你去放羊。陪你放羊意味着有很多故事听,也有很多东西玩。爷爷你一定想不到,那时6岁的我听您讲的生产队、共产党的故事至今依旧清晰记得,当时我嫌弃草地太脏您用秧草编的“豪华座椅”,如今我也会编了。

小时候,只要你背上包出门赶街,我和弟弟那一天绝对会很乖,我们在家后面的小山包上,几片树叶、一堆黄土,再摘几朵小野花,开始心不在焉地做泥巴蛋糕,至于做成啥样压根不在意,因为眼睛只长在了村头。直到远远看见村头那个熟悉的身影,赶忙起身,忙不得拍去身上的泥土,争着抢着奔到您跟前,假意说“您辛苦”,接过您背上的包,掏出里面的零食,吃的不亦乐乎!

这时候您老会说“这两小崽子,就是等着我的东西吃呢,下次不买了。”可爷爷您从来没有不买过。

后来,我上了小学。小学距离家路程十公里,交通不发达,对于当时“人还没有书包大”的我来说,每个周一走路去上学就是最大的“噩梦”,但要是爷爷您送我上学,那可就不一样了。一路上您背着我,我背着书包,您和我讲着生产队、共产党的故事,开心极了。除此之外,您还会悄悄给我额外的零花钱,您都不知道,您多给我的三块钱能让我在学校的小日子过得有多滋润。

在小镇读书的我,学习成绩一向不错,这一直是您的骄傲,您老说“我陈家大孙女出息啦”,考试成绩好你都会给我奖励。爸妈觉得您和奶奶年纪大,不应该收您钱。平时你性格随和,别的什么都可以商量,但给我的学习奖励您从不退让。

再后来,我到江西读大学,您还是一如既往地挂念我。大一开学那会儿,您担心我第一次去外省水土不服,硬说带点自家周围的泥土去泡点泥水喝可以缓解。然而,我乘坐飞机时就因为爷爷这瓶泥土被安检人员带去检测了三次,现在想起来还是哭笑不得。

在大学里,我有社团活动要参加,有课要上,有实习要去,有朋友要聚会……忙得好像没有时间和您打个电话。直到那天,接到爸爸的电话,“爷爷病了,有点严重,你别急,但要有点心理准备。”只是轻描淡写的几句话,但从爸爸的哽咽声中我知道爷爷您病得不轻。

那一个下午,阳光明媚,可走在树荫下的我只觉得喘不过气来,金工实习磨锤子时眼泪成了冷却剂。我连夜赶回了家,戴着氧气面罩的你见到我,努力点头和我打招呼。看着您的眼神,我愈发懊悔对爷爷您的关心太少。

接下来的一年,是爷爷您给我补偿您的机会。假期我在医院照顾您,陪您吊水,带您住院,给您讲我大学遇到的趣事……这一次,换我背您,像小时候您背我一样,带着您上下楼检查,只希望我能尽可能多的陪在您身边。

最后,您还是在2020年2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此前我在门外听见您和奶奶说的悄悄话,“怎么就不行了呢,我多想再看看小晴(笔者乳名)参加工作,多想看看小宝(笔者弟弟)考上大学……”,您对我们的挂念从未停止过。

爷爷,现在我已经在铁路系统工作快两年了,是一名铁路信号工,而且2021年7月我还勇敢地申请加入到中老铁路的建设中,如今中老铁路已经开通运营了,我是它安全运行的守护者之一。虽然在普洱,离家远了,但工作、生活却是很开心的。另外弟弟也考上大学了,如今大二的他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学习成绩也不错,他好像长大懂事了许多。

爷爷,我会照顾好奶奶和家人,好好工作快乐生活,爷爷您放心!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普洱市福彩管理中心党支部开展“传承好家教 ... 下一篇:文明家庭创建丨共筑幸福路 共建最美家—— ...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