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 思茅区司法局送法进校园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徐椿黠 郑伊容) 近日,普洱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思茅区司法局走进思茅三中,开展“法治宣传进校园”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法治观念,提高未成年人自我防范意识。 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结合青少年违法典型案例以案释法,并利用网络热点事件,着重讲解了如何预防和处理学生欺凌事件、女孩子如何自护、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成因及预防措施等知识。另外,为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主讲人结合真实案例,讲解了“网络诈骗陷阱多”“杜绝网络暴力”“学会判断”“拒绝谣言”等专题内容,并重点引用大量生动鲜活的案例,解析了毒品对青少年带来的现实和潜在的巨大风险,号召学生提高警惕、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宁洱县发督促监护令促“甩手家长”依法带娃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李开娅) 2021年4月,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警方将一起摩托车被盗案件进行立案侦查。侦查过程中发现3名犯罪嫌疑人均为未成年人,其中1名因未满16周岁(未达刑事责任年龄)被依法免于追究刑事责任,另外2名则在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后依法移送宁洱县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近日,宁洱县人民检察院依法对这2名涉嫌盗窃摩托车的未成年人做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并对3名涉案未成年人的家长发出督促监护令。 在开展社会调查中,承办检察官发现涉案的3名未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存在抽烟、喝酒等不良行为,以及家庭接纳度低、缺少边界意识等不利于成长的因素,免于追究刑事责任的那名未成年人还存在厌学情形,这与其父母在日常监管中存在监护不当、监管缺失等问题有关。为更好地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县人民检察院决定向涉案的3名未成年人家长发出督促监护令,并邀请团县委、县关工委、县司法局、县公安机关承办人共同参加送达督促监护令,督促引导家长依法履行监护未成年子女的法定职责。 承办检察官向3名涉案未成年人家长宣读了督促监护令,并联合团县委、县关工委、县司法局、县公安机关承办人共同对3名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要求他们安排固定时间与孩子谈心交流,正确引导教育孩子。3名家长均表示,会按照督促监护令的要求,认真履行监护职责,进一步加强对孩子的身心关注,配合检察机关及有关部门为孩子进行心理疏导、法律教育等社会帮教工作。 镇沅县开展科普使者进校园主题教育活动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刘晓琼 王红艳 文/图) 近日,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联合县科学技术协会到者东镇中心小学、按板镇中心小学、恩乐镇中心小学开展“探究科学真谛 体验实验魅力”科普使者进校园主题教育活动。 本次活动邀请了镇沅县教育体育局科学研究和培训中心科学特约教研员刀梅老师主讲。主讲人通过讲解、演示及与学生互动、学生自主动手实践等方式,共同完成了“消失的水”“流星雨”“变色饮料”“吹气球的瓶子”“泡泡乐园”等科学趣味实验。 活动中,师生热烈交流讨论,积极探索实践,共同收获课本以外的科学知识。 天文学专家走进景东县文龙镇中小学送知识“礼包”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李润权 薛顺琳 文/图) 近日,来自中科院云南天文台、中科院昆明分院、云南省科协、云南天文台、云南天文学会天文学专家走进景东彝族自治县文龙镇,为文龙镇中学、中心小学各捐赠了2台天文望远镜,为当地学生开启了天文学知识之窗。 活动中,天文学专家们通过开展科普讲座,用生动有趣的语言,给孩子们讲解了深奥的天文学知识。 “火星上面真的可以种土豆吗?”“我知道要怎么分辨出地球!”“我们以后也可以坐宇宙飞船吗?”孩子们提出了一个个充满好奇和热情的问题,现场气氛热烈。在科普讲座的最后,天文学专家们还带着孩子动手拼接出了一个个小小天文望远镜,激发了大家探索太空、学习科学的兴趣。 专家们表示,希望能为山区孩子打开一扇“手可触星辰”的窗户,让遥远星空离他们更近一些。 思茅区云仙乡创建12个“儿童之家”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陶俊蓉 李林静 李峂璘 文/图) 近年来,思茅区云仙乡高度重视“儿童之家”创建工作,共创建“儿童之家”12个,为广大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提供健康成长的平台,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切切实实为群众服务。 加强基础设施投入,提供“儿童之家”场地保障。整合财政、民政、宣传、教育、妇联、团委等部门资源,推动“儿童之家”建设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等公共服务资源进行共建共享,着力解决“儿童之家”场地建设难题。同时,支持和引导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参与“儿童之家”的建设和运行。 加大文化建设力度,丰富“儿童之家”精神生活。以“儿童之家”为文化阵地,深化拓展“我们的节日”,组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近日,云仙乡12个村以“六一”儿童节为主题,开展童心向党·阳光成长欢庆“六一”主题系列活动;以中华传统节日“端午节”为主题,开展“迎端午·包粽子”亲子活动,丰富儿童精神文化生活。 加强各界联动共享,提倡“儿童之家”关爱服务。以“儿童之家”为载体,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关爱服务体系。云仙乡结合“相伴童行”系列活动,在12个“儿童之家”开展关爱服务活动,筹集资金为“儿童之家”购买图书;乡中小学老师到“儿童之家”开展亲子阅读、课业辅导、心理咨询、安全教育等关爱帮扶活动。 普洱市开展2022年“童心港湾”—— 关爱农村少年儿童志愿服务活动 
普洱日报讯(记者 刘绍容 文/图) 近日,由共青团普洱市委、市少工委、共青团思茅区委、南屏镇人民政府等联合主办的普洱市2022年“童心港湾”——关爱农村少年儿童志愿服务活动在思茅区南屏镇举行。 活动向“童伴妈妈”颁发聘书,为南屏镇“童心港湾”启用揭牌,并为参加此次活动的30名孩子送去了对联、学习用具等礼物。 活动中,孩子们在“童伴妈妈”及志愿者的组织陪伴下进行了游园活动,参与了踩气球、盲人贴鼻子、颠乒乓、夹跳棋等游戏互动。“参加这次活动,很有意义,特别开心。”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向记者分享体验时说。 据介绍,“童心港湾”是由团中央发起的一个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项目,也是共青团组织在村级层面常态化开展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项目。通过整合社会资源、选聘“童伴妈妈”,组织开展亲情陪伴、情感关怀、自护教育、主题活动、志愿服务等各类活动,保障少年儿童权益,积极向农村留守儿童传递党的关怀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服务少年儿童政治启蒙和成长发展。 共青团普洱市委负责人说,今后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创新活动载体、增强关爱效果,给予更多农村少年儿童“精准关爱”,希望更多的爱心企业、社会组织和热心人士加入关爱行动中来,一道关心帮助农村少年儿童更好地成长。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