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镇沅县有序推进林长制工作,筑牢绿色生态屏障。 (通讯员 石雨 摄) 镇沅县全面推进林长制让“绿色家底”更厚实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梁宏伟 石雨) 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扛牢政治责任,坚决落实上级林长制决策部署,完善林草治理体系,建立健康、稳定、高效的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为构建现代林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赋能绿色发展。 党政同心合力,高位推动。镇沅县委、县政府坚守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政治职责,将落实林长制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成立县级林长制工作领导小组,9个乡(镇)参照县级成立了乡(镇)级领导小组,由党、政主要领导任总林长,构建起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面覆盖的长效机制。 党建赋能驱动,明责提能。林长制工作开展以来,镇沅县以建强基层党组织,完善林长制责任体系,在县、乡(镇)、村、组四级全面推行党政同责林长制,实现山有人管、树有人植、林有人护、责有人担,构建“守护一脉青山”的坚强堡垒。目前,已设立2名县级总林长,9名县级林长,18名乡(镇)总林长,73名乡(镇)级林长,110名村级林长,1643名组级林长,明确了1099名网格员,实行分片负责,分块包干,实现党建赋能驱动,确保林长制的实施不漏一座山、不漏一片林。 党建引领聚力,高标落实。发动县、乡(镇)、村、组四级10000余名党员干部,入基层、入农户,宣讲政策,了解问题,夯实林长制改革的群众基础。同时,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万名党员进党校学习的重要内容,并录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精品课程作为教学片推广。严格落实督促问效,由县总督察、副总督察带队,对工作总体推进情况进行督查,有序推进林长制工作,筑牢绿色生态屏障。 截至2021年,镇沅县森林面积465.3万亩,森林覆盖率为74.8%。 景东亚热带植物园有望年内试开园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自春会) 近日,景东亚热带植物园内最大单体建筑—游客接待中心核心建筑顺利完成封顶,有望年内试开园。 游客接待中心作为景东亚热带植物园内标志性建筑,建筑面积2035.97平方米,概算投资1119.78万元,设置了宣教、科普展示等功能。投入使用后,日接待能力可达5000人次。 据了解,景东亚热带植物园规划建设面积1.3万亩,规划建设樟科、壳斗科等23个专类植物收集区和科普展示区。目前,已建成苗木繁育大棚约3000平方米,繁育苗木达12万余株,完成植物引种4888种号。其中,珍稀濒危植物194种,云南省极小种群13种。已收集保存景东特有植物景东翅子树、景东槭、景东报春等48种,收集保存兰科植物达250余种、4000多株。一期第一批园区内道路、生物多样性展馆、半山酒店等功能建筑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推进中。 普洱农行以金融活水润泽绿色产业发展 普洱日报讯(普洱市林业和草原局)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普洱市委、市政府立足资源禀赋、特色优势和市场需求,制定下发了《普洱市发展现代林产业资源整合方案》,成立普洱市林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全面加强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建设。 普洱市林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后,迅速开展林地资源整合工作,首笔大单业务即并购某民营企业的全部林地资产。为润泽绿色产业发展,中国农业银行普洱分行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第一时间对接普洱市林业和草原局、普洱市林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全程提供金融服务及融资辅导。该笔并购业务在省、市两级农行的有力支持和指导下,1.1亿元的资产并购贷款于2022年3月获批,成为普洱市首笔绿色金融并购贷款,并于5月成功发放落地首笔贷款2850万元,全力助推现代林业产业发展。 曼等乡退耕还林还草绿了山川富了百姓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周跃忠 杨龙) 近年来,景东彝族自治县曼等乡积极将符合退耕政策的地块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进一步拓宽绿色发展渠道,增加群众经济收入。 “通过退耕还林政策,我种植了200亩的经济林果。目前,正在打造集休闲娱乐、观光、采摘为一体的田园旅游综合体。”曼等乡乡村田园合作社负责人郭龙告诉笔者,乡村田园合作社通过发展软籽石榴、沃柑、柑橘、晚熟芒果、风景苗木等特色林果产业,开发延伸出休闲娱乐和体验式旅游采摘,带动周边群众灵活就业,拓宽增收渠道。 截至目前,曼等乡已实施退耕还草2万余亩、退耕还林近1万亩,探索出一条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致富之路,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共赢。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