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段贤芳 文/图) 今年以来,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对照“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六个建设目标,以“党建+”驱动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稳步推进。 “党建+”破解产业发展难题 。雪林乡坚持全产业链发展思路,聚焦茶、果(草果、八果、花椒)、生猪等优势产业,全力推进“一乡一品”“一村一特”建设。工作中,大力推行“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党员中心户长+党员+农户”产业发展模式,抓实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其中雪林村引进尊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新种植大棚蔬菜25亩,南盼村引进滇雪粮油有限公司种植优质软米150亩,左都村在挂钩单位的支持下投资250万元建立了茶叶初制厂。 “党建+”破解环境整治难题。雪林乡创新“党建+”模式,将环境整治作为主题党日自选动作,着力开展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垃圾污水治理和“厕所革命”。建立“每月15日爱卫日”等长效机制,组建党员先锋志愿服务队,帮助困难户打扫庭院卫生、修补道路两旁破损篱笆,挖通堵塞沟渠,引导村民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通过充分发挥“党员+群众”联动机制,形成了以点带面的辐射效应。如今,农户家的庭院种满了各式各样的瓜果蔬菜,美丽乡村焕发出勃勃生机。 “党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雪林乡将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同步推进,推行党员中心户长制,以“中心户内无矛盾、党员身边无纠纷”为目标组建网格员党员中心户长18名,让党员中心户长在干部、党员和群众中搭起一座“连心桥”,着力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村党组织+党员中心户长+党员+群众”四级网格化服务平台,努力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棘手难缠问题不出乡”,让“红色力量”在基层防疫和治理中发挥凝聚作用。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