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记者 臧灵 郭春祥) “听闻肖老去世,我非常震惊,有点不敢相信,还专门打电话去普洱市茶协会求证。”今年已是86岁高龄的黄桂枢抚摸着和肖时英的一张张合照,脸上满是悲伤和不舍。 “这是我和肖老的第一次合影。那是1993年4月4日,在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茶树遗产保护学术研讨会上拍的。”黄桂枢拿出一张照片,讲起了他和肖时英结缘的故事。 在这之前,黄桂枢与肖时英未曾谋面,但心却近在咫尺,他们互相仰慕对方的才华。“肖老对科研严谨踏实的态度,值得年轻人学习。”说着,黄桂枢又拿起另一张和肖老的合影。这是2004年,肖时英和黄桂枢到西盟佤族自治县佛殿山考察野生古茶树时拍的。记者看到,照片中肖时英坐在满是枯叶的地上,把笔记本放在腿上认真地做着记录,而黄桂枢老人也坐在一旁,仔细地观察着叶片。“3天的考察,肖老随时都是笔和笔记本不离手,每一个数字都要反复确认后才记录下来,并且记录得非常详细。”黄桂枢对肖老的敬业精神非常佩服。 “肖老是湖南人,从武汉大学茶学专业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云南省茶叶科学研究所勐海基地从事茶叶科研工作。经过无数次试验研究,茶树扦插获得了成功,为良种繁育开辟了道路。肖老夫妇曾背着行李对大叶茶品种资源进行调查,走了11个县,建立了原始材料园和品种比较园,从中选出了优良单株,开展有性系和无性系良种选育。”谈起肖时英在茶科技领域的贡献,黄桂枢娓娓道来,这一时期,肖老夫妇写出了《云南大叶茶扦插技术》《云南地方品种图谱》《云南特有的茶树栽培经验》《扦插繁殖的新途径》《关于茶树地方品种的整理与鉴定》等论文。后来他们培育出了“云抗10号”“云抗14号”,并被评为国家级良种茶。1986年,夫妻二人调到了思茅茶树良种场工作,把选育良种的丰富技术经验带到了思茅茶树良种场,为良种场的建立和发展贡献了力量,一批年轻茶叶科技人员在他们的指导下成长起来。在良种名优茶研制方面,他们研制出了“雪兰1号”“雪兰2号”“雪兰3号”和“秀芽”系列产品,得到了专家和消费者的赞誉。 “肖时英的一辈子都奉献给了云南茶界,特别是他对传统茶园到现代茶园、再到立体生态茶园的创新发展,为普洱生态茶园增产、普洱茶农增收带来了不可估量的价值。”黄桂枢说。 回忆起与肖老的往事,黄桂枢感慨万千,他说:“肖老的离去对茶界特别是茶科技领域来说是一个重大损失,现在像他那样兢兢业业、精益求精,一心做研究的人不多了。年轻一代茶人更要传承好他不断创新、拼搏进取、不重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团结一心,为推动普洱茶产业更好地贡献力量。”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