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记者 臧灵) 8月22日,全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暨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工作现场会在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东回镇班利村林下有机三七种植基地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出席会议并作主题报告,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委书记李勇毅主持会议并讲话,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关鼎禄及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杰对科技特派团下一步工作作安排部署,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张跃彬、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孙海清、西南林业大学副校长何霞红,以及普洱市领导任远征、谷雨、杨中兴等出席会议。 李勇毅指出,云南省选派科技特派团工作起步早,自2002年启动至今,已建立省、市、县、乡四级科技特派员队伍,健全了管理模式和运行模式。2020年,省科技厅对科技特派团工作进行了总结提升,向53个县选派了科技特派团,帮助当地发展产业,助农增收,在推动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22年,中组部向我省派出27个科技特派团,实现了16个州(市)全覆盖选派,各地科技特派团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制定工作计划、签订服务承诺,围绕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工作中,140个产业小组发挥科技优势,为每个重点帮扶县打造了至少1个重点产业品牌,帮扶成效已初步显现。 李勇毅要求,要肯定成绩、认清形势,进一步提高做好科技特派团工作的责任感与紧迫感;要理清思路、找准重点,推动科技特派团驻县帮扶工作提质增效;要凝聚合力、协同推进,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要努力做好科技特派团工作,让科技创新成为乡村振兴的驱动力。 会上,7家单位和科技特派团代表作交流发言,大家从不同视角交流分享了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的经验、做法、体会。 会议期间,朱有勇作了题为《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主题报告;中国工程院朱有勇团队与云南省27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会人员先后到竹塘乡蒿枝坝杂交稻旱种基地、东回镇良宝GAP中药材种植基地、东回镇班利村林下有机三七种植基地观摩学习。 来自全省27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科技特派团团长及成员、县委副书记,以及所在州(市)委组织部分管副部长共124人参加现场推进会。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