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澜沧县融媒体中心) “不愁吃穿,走进了小康,吃水不忘挖井人,脱贫不忘共产党……”一首《阿佤感恩共产党》唱出了新时代佤山人民的心声。近年来,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雪林乡左都村围绕“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六个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目标,以党建引领边民富、边疆稳、边防固,深入推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 党建引领,激发活力。“要想致富奔小康,必须有个好支部。”雪林乡左都村积极发挥党组织作用,以强化组织建设、建强组织堡垒为抓手,扎实推进“边境党建长廊”建设,健全完善“党总支+村民小组党支部+党员中心户长”组织体系,不断提升党组织的覆盖延伸和作用发挥。同时,依托边疆党建长廊“四位一体”、边境小康村等项目资金,完善基础设施,打造左都古村落,实施“红旗飘扬”工程,定期开展“升国旗、唱国歌”等主题活动,奏响边境民族团结进步时代主旋律。 产业带动,稳步增收。积极发展特色产业,采取“党组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带动模式,与澜沧建梅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协议发展肉牛产业,受益群众414户1680人,户均年增收1000元;与澜沧县工业园区合作,建立茶叶初制所,带动647户参与茶园提质增效改造3000余亩,促进群众户均增收2000余元;依托佤族及边境特色文化,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成立雪林乡左都村央都合作社,将佤族织锦从“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把文化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辐射带动35户农户从事佤族织锦,人均增收5000余元;利用“合作社+农户”“景区带村”等模式,打造左都大寨文旅产业,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游、农耕体验游等旅游产业,辐射带动周边125户农户从事文旅产业。预计到今年底,雪林乡左都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可达到25万元以上。 示范建设,深入推进。崭新的房屋连排坐落,每户农户家门前的旗杆上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茅草屋顶和牛头图腾让寨子具有鲜明的佤族特色,这是现今的左都大寨。但在以前,左都大寨简陋茅草屋上面住着人,下面养着牲口,污水随意排放,生活环境脏乱差。依托现代边境小康村建设,左都村争取多方援助,投入1200万元着力将左都村打造成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并通过实施基础项目建设,挖掘左都大寨独特的居住文化,在保留原本的佤族特色基础上恢复修缮民居,让村民们住进了风格别样、独具特色的民居,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提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