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 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振太镇史称太和,自古就是茶马古道重镇,久负盛名的太和甜茶就是产自于此。太和甜茶是太和人结合地方茶资源、民族文化、气候特征而独创的茶,传承至今已有300余年历史。 太和甜茶有红茶的清香淡雅、普洱茶的醇厚,加工生产环节绿色环保,可长期储存。2019年,太和甜茶荣获世界红茶产品质量推选活动“中国红茶类”银奖。2022年6月,太和甜茶制作技艺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太和甜茶的制作工艺独特而复杂,“茶诀”隐于省级“非遗”传承人段苹家的祖训:上联“请仙子认亲人日月同辉”,下联“迎红夜财入室情定终身”。上联意为要爱茶护茶,生产中对鲜叶进行摊晾,让其变甜生香;下联中的“迎红夜”指茶叶萎凋变红,“财入室”指把茶叶放到石缸里发酵捂红,“情定终身”指茶叶经日晒风干后存储到瓦罐中以保持品质。 长期以来,段苹积极传授太和甜茶非遗技艺,使振太镇宝仓山、打笋山、文怕、文兴等古树茶产区都有了太和甜茶技艺传承人。同时,段苹还通过成立茶叶合作社,以“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对周边群众进行技能、就业和产业帮扶,让这项传统技艺在产业发展中得到传承,让唇齿间的“非遗”茶香越飘越远。 (通讯员 刘晓琼 罗东 文/图)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