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安。粮食安全一头连着国家战略,一头连着百姓生活。我国已实现连续18年增产丰收,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2021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483公斤,比上年增加9公斤,远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安全标准线。随着粮食供给总量的基本稳定,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结构性的矛盾。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就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牢牢守住粮食安全的底线,不断提升应对国内外风险的能力和定力。 以创新为引领,守住粮食的总量安全。保证粮食安全要积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依靠科技来实现稳产增产。要通过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机械化推广不断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同时要加大良种培育,提升高标准农田改造,在保证粮食总量安全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以协调为引领,守住粮食的结构安全。要坚持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保证主粮绝对安全,不断加大玉米、大豆等作物的种植面积,减少对进口的过度依赖;优化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强化各地粮食生产责任,推动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 以绿色为引领,守住粮食的质量安全。粮食安全不仅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安全。保证粮食安全首先要保护好生态环境,要树立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的系统思维,科学规划生产、生活、生态区域,为粮食生产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要保证生产环节的安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和质量监管,保证农产品的安全。三要传承和创新农耕智慧,沿着生态、安全、有机的方向推进生态农业转型。 以开放为引领,守住粮食的市场安全。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在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的同时,还要积极利用国外市场,补充粮食供给的缺口,优化粮食供给的结构。要做好粮食储备和市场监管,特别要防范资源市场和金融领域的重大风险,保证国家总体安全。 以共享为引领,守住粮食的主体安全。粮食安全的具体实践者和具体受益者是农民。所以,首先要强化农民在维护粮食安全中的主体意识。政府要通过加大耕地和良田的保护,加大对农业的补贴,加大对农民能力素质的提升,加大对金融保险的改革创新,积极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其次要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利益共享机制,让农民降低农业生产的风险,共享发展的红利。三要加大城乡融合发展力度。在体制机制上加大改革创新的力度,逐步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藩篱,让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实现设施融合、服务融合、产业融合,举城乡之力,为粮食安全提供坚实的保障。(田婷)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