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委统一部署,2022年4月1日至2022年6月1日,市委第四巡察组对市生态环境局党组开展了巡察。2022年7月7日,市委第四巡察组向市生态环境局反馈了巡察意见。按照巡察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察整改进展情况予以公布。 一、整改基本情况 (一)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扛实扛牢巡察整改主体责任。党组及时成立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两次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专题研究整改工作。针对反馈问题进行深刻反思,深入查找问题根源,班子成员主动研究、主动认领,坚决扛起整改主体责任,全面抓实抓细各项整改工作。 (二)强化工作效能,以“三个工作法”精准制定整改方案。深入剖析研究、制定整改工作方案,对整改目标、整改要求、整改措施、责任领导、责任单位、整改时限进行了分解落实,确保找到根源、渗透细节,直达患处,杜绝隔靴搔痒、过场式整改。 (三)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开展举一反三,持续推动整改提质增效。除整改反馈的具体问题之外,结合开展“两个革命”,举一反三,带着问题深入对日常工作的体系建设和制度运作情况进行深度体检,力求长效、深入推进整改成效。 二、整改进展情况 (一)关于“贯彻落实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有差距”方面 1.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指示批示精神不扎实”的整改进展情况。(1)针对“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精髓要义学习不深刻”问题。一是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专题,2022年以来中心组学习相关内容4次。二是对云南锦态源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违法行为进行了立案查处,督促宁洱县印发《云南锦态源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专项检查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方案》,切实抓好反馈问题整改。三是组织开展畜禽养殖环境执法检查专项行动,全市共排查各类畜禽养殖场(户)159家,发现存在问题94家,正在督促各有关企业抓紧整改落实。(2)针对“对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不深入”问题。一是督导思茅区编制完成了纳贺水库、信房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调整划分方案并按程序报批。二是督导思茅区完成了梅子湖、洗马湖水功能区划类别调整论证报告编制。三是加强部门沟通协调,压实各级各部门保护治理职责,持续抓好水源地及湿地保护管理工作。2022年1—10月,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3)针对“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全面加强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不到位”问题。一是牵头起草了《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送审稿)》,已经市政府常务会研究同意,待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后印发实施。二是扎实开展生态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工业企业、工业园区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三年行动”,2022年6至10月,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2392人次,排查项目877个,排查发现问题348个,对存在环境违法行为15家企业实施行政处罚195.34万元。 2.关于“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有差距”的整改进展情况。(4)针对“咖啡鲜果初加工污水处理”问题。一是督导牵头部门完成了中央环保督察指出“咖啡鲜果加工废水多数直排造成普文河普洱段季节性超标”问题的整改销号。二是编制完成《普文河流域咖啡废水综合治理技术开发及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并申请到省级资金。(5)针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措施不力”问题。一是编制完成了《普洱市碳达峰碳中和及碳汇项目研究报告》,为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落实碳达峰和碳中和工作任务提供决策依据。二是正在委托省环科院编制《普洱市“十四五”低碳发展规划》,开展云南云景林纸股份有限公司碳排放数据现场核查工作,督导推进水泥行业超低限排放。(6)针对“绿色环保与产业发展结合不紧密”问题。一是完成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企业筛查,推动重点行业“一行一策”绿色转型升级。二是编制完成并申报《景东彝族自治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4年)》《澜沧县景迈山(惠民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2022—2025年)》。2022年11月,景东县成功入选第六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拟命名公示名单。 3.关于“党组领导核心作用弱化”的整改进展情况。(7)针对“统筹监管不到位”问题。一是召开全市水污染防治专题电视电话会议和水污染防治重点工作调度会,落实第一批“一断面一方案”、“一断面一专班”,有序推进水污染源头、系统、综合治理。二是建立健全水污染防治调度机制,发现断面水质异常及时预警,实地督查检查,分析研判问题根源,实施整治,着力改善水质。三是推动理顺思茅河污染综合治理机制体制,建立健全以思茅区人民政府为责任主体,市级有关部门联合协作的思茅河污染治理指挥体系,组建脱劣攻坚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合力推进思茅河治理攻坚行动,2022年7至10月连续4个月思茅河莲花断面水质实现脱劣。(8)针对“生态文明建设成效不明显”问题。一是印发实施了《普洱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二是编制完成《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1-2030年)》。(9)针对“环境污染治理成效不明显”问题。一是深入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截至目前,2022年中心城区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率达100%,全市34个国控省控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97.1%,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普洱市入选国家“无废城市”建设名单。二是召开2022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会议,制定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集中约谈未达到考核目标的县(区);加强督导帮扶,发出预警函53份;对243个建筑施工工地扬尘管控;检查高污染燃料禁燃区企业61家(次);制止秸秆禁烧482起;建成294座油气回收设施,安装227套汽修烤漆房治理设施。检查露天烧烤、餐饮2603家(次)。三是组织召开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暨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视频培训会,对各县(区)及乡镇进行培训指导。2022年截至目前已完成33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 4.关于“履行职能职责不到位”的整改进展情况。(10)针对“项目规划环评工作不实”问题。一是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监管,对全市建设项目手续办理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对30家企业违法行为进行严肃查处。二是对思茅北归咖啡有限公司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该公司已自觉履行处罚决定并完成问题整改。三是对孟连县德宝木业有限责任公司下发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并按期完成整改。(11)针对“防污控污工作推进不力”问题。一是定期听取汇报,进行每周工作调度,开展6次(批)农村生活污水现场调研帮扶指导。二是积极争取资金,实施治理项目。2022年普洱市4个边境县共计划实施226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三是争取到省级环保专项资金建设普洱市生态环境领域项目储备库,制定《普洱市生态环境局环保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管理资金项目。(12)针对“环境监察和行政执法不严”问题。一是及时规范处理环境信访案件。截至9月底,全市共接到环境信访投诉528件,已办结528件,办结率100%。办理行政处罚案件70件,实施行政处罚配套办法4件,其中限产停产案件2件、移送公安2件。二是严格执法监管,对涉及的2家公司进行现场执法检查,对违法行为进行严肃查处,现均已完成问题整改。 5.关于“为民服务意识不强”的整改进展情况。(13)针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效能低下”问题。一是建立政策专员服务制度,提供从“项目前期—项目建设—建成投运”全链条“保姆式”服务。二是提供精准环评服务,积极向重点项目发放了55份《审批服务单》。三是建立与省生态环境厅、市直各部门、重点企业、环评编制单位、各分局的“五对接”协调机制。四是建立环评“三本台账”调度制度。五是深入重点项目一线,“零距离”服务项目,主动服务解难题。2022年1-10月,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共审批项目151个,涉及投资93亿元。六是落实环境执法监管正面清单,实现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七是实施轻微违法行为减免处罚,制定《关于减轻和免除行政处罚的实施意见(试行)》。八是加强企业信用修复帮扶,印发《普洱市生态环境局信用信息修复指南》,保障失信主体权益。(14)针对“深入基层指导服务不足”问题。每月开展“三双服务”调度,与兰花社区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签订2022年共驻共建协议年度服务目标。建立完善干部挂钩联系民营企业制度,由班子成员带队到100余家企业开展营商环境走访调研,主动做好业务指导,送政策上门,帮助企业排忧解难。(15)针对“对信访举报办理重视不够”问题。一是把环境信访工作纳入主要议事日程,党组会专题研究信访、安保维稳等工作,建立生态风险隐患会商研判及周报制度。二是修订完善《普洱市生态环境局信访工作管理办法》,开展普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涉及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专题培训。三是进一步完善重点环境信访件回访工作机制,主要领导带队对重点信访问题进行现场调研。 6.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不足”的整改进展情况。(16)针对“疫情防控应急能力不足”问题。一是加强对医废处置公司的监督管理,围绕收集、转运、处置三个环节进行督导检查,确保医疗废物得到规范有效处置。二是完成墨江县医疗废物处置项目和澜沧县医疗废物处置项目环评审批,2个项目均已开工建设。(17)针对“保密工作存在风险漏洞”问题。一是强化保密意识。通过讲授保密专题党课,集中观看保密工作警示教育片,印发《保密工作十不准》等方式,切实提升干部职工保密意识。二是完善保密工作制度。修订完善《普洱市生态环境局保密工作责任制》等12项保密工作制度,规范涉密载体使用管理,严格履行涉密文件办文规定。三是强化涉密人员教育培训,组织涉密人员参加保密宣传教育线上培训,不断丰富保密知识和提升工作能力。四是积极完成保密专项检查反馈问题整改。(18)针对“意识形态工作落实不到位”问题。一是加强和规范政务新媒体运营管理,强化责任分工和落实,明确2名网评员,网评任务完成率持续提升。二是印发《普洱市生态环境局信息宣传工作评价指数及榜单发布方案(试行)》,对10分局信息进行月评价,持续提升生态环境宣传的广度和深度。三是加强舆情监测、预警、办理,委托技术单位协助开展网络舆情监测。 7.关于“上级监督检查发现问题整改落实不到位”的整改进展情况。(19)针对“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不彻底”问题。一是对目标任务进行清单化、责任化,并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帮扶。二是争取省级专项资金用于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三是落实实验室用房,全市总面积达7180.1平方米,均给予监测工作经费保障。(20)针对“对生态环保督察指出问题督导整改不到位”问题。截至目前,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尚未完成的3项中,已完成整改2项,未完成1项。(21)针对“审计反馈问题整改未完成”问题。一是市生态环境局机关长期挂账已完成整改;二是思茅分局长期挂账历史遗留问题,已按程序提请相关部门核实研究整改。 (二)关于“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依然存在”方面 8.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有差距”的整改进展情况。(22)针对“廉洁风险点排查不力”问题。一是进一步对关键岗位和廉洁风险点进行排查,重新修改完善《普洱市生态环境局廉政风险及防控措施》。二是加强对干部职工“八小时”以外的监督管理,强化家风教育,组织开展“清风润家”系列活动。三是修订完善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及《工作纪律制度》等规章制度,严格落实公务接待规定,坚决纠正工作期间饮酒问题。(23)针对“执行纪律要求不严”问题。一是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规定》,认真审核把关,避免填报错漏。二是加强对干部的监督管理,常态化开展廉政谈话,2022年以来,共开展廉政谈话40余人次。三是结合“清廉单元”建设活动,开展集中通报系统内违纪违法案件、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多形式的警示教育。 9.关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依然存在”的整改进展情况。(24)针对“执行轻车简从不到位”问题。一是严格执行公务用车管理规定,严控规模,确保调研工作轻车简从。二是对全市生态环境工作督查检查考核实行计划管理,同类事项合并进行,涉及多部门的联合开展,切实为基层减轻负担。三是优化调研方式,提高调研质量,直插现场,聚焦解决问题,调研成果在系统内部及时互相沟通,转化为指导各地工作的措施和方法。(25)针对“文风会风不实”问题。一是精简会议改进会风、文风,能以视频会议召开的不集中开会,能开到分局的会议,分局不再另行召开。一般性工作会议原则上不超过60分钟,全市综合性工作会议不超过120分钟。二是严控发文数量,上级不要求配套的文件一律不再另行发文,2022年局机关发文数量较去年同期有所减少。(26)针对“财务报销和经费管理不严格”问题。一是修订《普洱市生态环境局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规范公务接待管理。二是完善差旅费报销程序,严格执行差旅费管理规定,坚决杜绝一张单据、多次结算。三是对违规使用资金进行组织清退,并通过召开党组(扩大)会议学习财经纪律、修订完善财务制度,对涉事人员进行提醒谈话,开展警示教育等方式,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10.关于“党组担当作为精神不强”的整改进展情况。(27)针对“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问题。一是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今年以来党组会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工作2次,党组书记讲授廉政党课1次,分管领导共听取分管科室、单位党风廉政情况汇报11次,调度通报分局党组“三重一大”报备、中心组学习情况1次。二是进一步健全完善机制制度,提升监管成效。研究制定并严格落实《常态化述职考核工作方案》、业务工作调度制度、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报告制度,强化全方位监督。(28)针对“工作作风转变不明显”问题。一是制定印发并严格落实《中共普洱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具体措施(试行)》。二是认真践行“三个工作法”,坚持审批服务到一线、执法监管到一线、督察整改到一线、指导帮扶到一线、检查考核到一线、识别干部到一线。 (三)关于“党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薄弱”方面 11.关于“党建工作责任不落实”的整改进展情况。(29)针对“履行‘一岗双责’不到位”问题。一是制定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等责任清单,建立党组书记及班子成员党支部联系点3个。二是严格执行党总支每季度向党组汇报1次党建工作情况,党组每季度专题研究党建工作1次。(30)针对“党建引领作用发挥不明显”问题。一是找准党建业务结合点,以昆明市生态环境局为学习标杆,扎实推进“对表先进、争创一流”主题实践活动,建立了《党旗红天空蓝—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书记特色项目”。二是严格执行“五个一”党建工作机制,每月开展党务提醒调度,夯实党支部工作。三是通过开展联合主题党日、党建带工建、党建+业务等活动方式,创新主题党日活动载体。(31)针对“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虚化”问题。一是党总支及所属党支部于2022年10月按期换届,合理调整设置党组织,配齐配强党务干部。二是积极监督所属党支部规范化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以及“云岭先锋”APP 信息录入情况并进行通报,截至目前,所属党支部“云岭先锋”APP 信息录入率为100%。三是健全完善老干活动室设施,进一步丰富老干党支部活动内容。 12.关于“干部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的整改进展情况。(32)针对“关键岗位长期空缺”问题。一是统筹规划全系统干部配备工作,积极沟通汇报,加强市局党政班子配备。2022年调整、提拔机关科室负责人1名,事业单位负责人1名,分局副局长1名。二是建立了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后备干部储备库,认真落实人员轮岗交流和顶岗培训机制,2022年机关干部轮岗3人,党储人才轮岗3人,选派省厅跟班学习2人。(33)针对“专业技术人才缺乏”问题。一是通过公开招考、遴选、转任等方式,不断补充专业技术人才。2022年以来,通过公开招考补充专业人才18名,新增党政储备人才2名。二是通过集中培训、自学、顶岗学习、交叉执法、执法练兵等多方式加强专业技术培训,不断提高专业化执法水平。三是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参加行政执法考试,2022年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共有59人参加考试,考试合格59人,合格率为100%。(34)针对“干部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问题。一是强化考核方式。重新修改完善并严格执行《普洱市生态环境局公务员平时考核工作方案(试行)》,并结合常态化述职情况和测评结果,全面进行考核。二是强化结果运用。将公务员平时考核与月绩效挂钩,同时将平时考核结果和常态化述职考核结果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并对年终一次性发放绩效进行差别化考核分配,真正实现工作实绩与绩效工资挂钩。(35)针对“执行选人用人程序不规范”问题。一是认真组织学习《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守则》等党内法规制度,全面掌握回避相关工作要求。二是严格执行回避规定,明确要求相关人员也不得作为记录人参加会议。三是对干部考察材料进一步审核把关,严把实绩是否突出、个人特点是否准确,做到精准“画像”。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巡察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映。 联系电话:0879-2310761 地 址:普洱市思茅区园丁路7号 电子邮箱:peshbj@126.com 中共普洱市生态环境局党组 2022年12月10日
本文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