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记者 刀琼芬) 12月16日,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从葫芦里走出来的民族——拉祜族葫芦艺术作品巡展”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葫芦文化广场拉开帷幕。 澜沧县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素有“拉祜山乡,边疆宝地”的美誉。拉祜族是我国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传说是从葫芦里走出来的民族,因此,葫芦也成了澜沧县的文化符号。在这里,人们崇拜葫芦,并以葫芦为基础形成了一系列内涵丰富的“拉祜族葫芦文化”。 此次展览由澜沧县人民政府主办,展期15天。设有葫芦艺术作品、绘画作品、葫芦文化传播和葫芦艺术衍生品4个展区,近200件展品。其中,葫芦艺术作品展全方位展示了悠久历史进程中拉祜族对葫芦文化的创造,再现拉祜族仪式文化的祭祀葫芦、火塘葫芦,以及与拉祜族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彩绘葫芦、盛器葫芦、编制葫芦、服饰葫芦图像、葫芦乐器、布艺葫芦等。 据巡展项目负责人、展览艺术创意设计周大鹏介绍,此次展览以拉祜族葫芦文化为主线,以拉祜族历史、文化、艺术、民俗等为切入点,全方位展示拉祜族葫芦艺术作品的魅力,把拉祜族葫芦文化打造成代表澜沧县深厚文化积淀、优良文化传统、特色文化创新的品牌,对促进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持续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各民族文化艺术交流等方面将起到积极作用。 展览期间,还举办了相关学术报告会及座谈会。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