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87次调研视察、193份建议提案、181场协商议政、83期学习培训……回望2022年,一个个具体的数字组成了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以来的履职成绩单。一年来,在中共普洱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政协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发扬民主与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与凝聚共识双向发力,认真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全市323名政协委员握紧接力棒,意气风发踏上新征程,奋力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昂扬斗志,履新之路走得坚实而有力。 党建引领 夯实思想政治基础 坚持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在市委领导下开展工作,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建立市政协与市委、市政府工作常态化沟通机制,一年来,向市委汇报重要工作、请示重要事项20余次,确保政协工作与党政中心工作同频共振。突出发挥市政协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在市政协得到有效落实。 及时制定学习宣传贯彻方案,第一时间召开市政协党组(扩大)会议、干部职工大会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发挥市政协党组和主席会议的“头雁效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中学习研讨,全市政协系统开展各类宣讲活动50余场(次),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机关、进校园、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军营、进界别、进宗教场所、进“两新”组织、进网络。2022年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0次、党组(扩大)会议学习27次,专委会会议、机关干部会议、党支部学习等各层面学习累计100余次。 坚持全面加强政协党的建设。严格落实党对人民政协工作全面领导制度,坚持在市委领导下主动作为、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从制度机制上确保党的领导在政协贯彻落实。调整充实市政协机关党建、党风廉政、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把党支部建到委(室)上,实现政协党的工作两个“全覆盖”。成立共青团普洱市政协机关支部委员会。 服务大局 提升助推发展新成效 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实体经济”。在全市开展“百名委员进百家企业助力实体经济大调研大协商”活动,重点调研全市1247家市场主体,收集梳理“一企一清单”问题1253条,组织企业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在生产一线召开调研协商座谈会,促进了助企纾困政策的落实。制定市政协招商引资“十条措施”。依托普洱互创国际中心,招引入驻企业20家,实现产值近亿元,切实为推动经济发展献智出力。 在服务全市大局中扛起政协责任。围绕中药材产业、养老服务业、科技创新、民族团结、法治建设等工作开展专题调研;围绕文化教育、数字经济、殡葬改革等工作开展协商式监督,提出意见建议80余条,为市委、市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提供了参考。首创全省州(市)政协民主评议县级工作先例,民主评议镇沅县,以客观、公正、严肃的态度,实事求是评价,提出合理化建议,有力促进了被评议对象的自身建设和能力提升,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在履职为民中彰显政协温度。接续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双助推”行动。全市各级政协委员为脱贫地区提供产业发展技术服务,助力农产品销售,积极为脱贫村改善人居环境。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和强边固防工作,1000余名各级政协委员奋战在疫情防控和强边固 
防一线,彰显了政协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情怀。 增进共识 发挥统一战线组织作用 多党合作的深度不断拓展。召开各界别代表、各民主党派党外人士、港澳台侨代表人士、上海援普干部、女企业家、青年企业家、新时代产业工人座谈会,共同协商议政,促进交流合作。建立与各民主党派、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少数民族界和宗教界委员、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沟通联系机制,汇聚推动高质量发展合力。 界别工作的载体不断丰富。通过参与界别的调研、视察考察、协商、座谈会、读书会等活动,与界别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广泛了解界别群众的诉求,为界别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市政协领导班子成员结对联系84名界别群众、63家企业,开展经常性交流沟通,听取意见建议,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团结联谊的同心圆不断扩大。与上海市金山区、黄浦区建立“友好政协”关系,与广州市荔湾区政协深化履职交流互鉴。与海南、山西、广西及昆明、德宏、攀枝花等30多个省内外政协考察团进行交流;与林芝市政协考察团就做好低氟普洱茶进藏工作进行座谈。 开拓创新 彰显专门协商机构作用 协商内容进一步优化。开展突出打造普洱茶第一支柱产业地位、打造“中国咖啡之都”、推进“创业之城”建设、中老铁路沿线(普洱段)产业发展情况等专题协商;推进普洱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对口协商,切实为企业克难点、解痛点、通堵点。 协商平台进一步拓展。纵深推进“协商在基层”工作,各级政协委员全部下沉到全市103个乡镇(街道),打通协商民主“最后一公里”。紧扣重点民生积极发声。全年开展协商议事110多场、2000余人次。思茅区“协商解渴 引来甘泉润民心”、宁洱县“政协搭台来协商 续写民族团结新文章”、景东县“聚焦田地间 协商解乡愁”、镇沅县“协商四个一 优化集镇管理”入选全省政协“协商在基层”年度典型案例。 协商质量进一步提升。完善交办、办理、督办提案协商机制,2022年委员提案立案193件,办复率100%,满意率97.8%。全年报送社情民意信息12篇,“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建议”被《云南政协信息》采用并获省政府领导批示,“规范精品咖啡豆加工处理”等建议获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加强思茅中心城区疫情防控工作”等建议转化为部门工作措施。 强基固本 加强政协组织自身建设 着力提升履职能力。举办委员培训和全市政协系统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2期620人次,机关党组织书记及党务干部培训班、机关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各1期。积极探索破解市、县(区)政协“两个薄弱”问题的途径,建立市政协智库,聘请了8名专家、59名人才、68名信息员。创建了一批“委员工作室”“协商在基层”示范点。 夯实政协机关建设。开展“对标先进、争创一流”主题实践活动,常态化推进“惜岗位,转作风,争先进”专项行动和委(室)主任述职工作。修订机关党建、委员履职等工作制度,提高政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加强各级政协联动。召开市、县(区)政协主席座谈会11次,强化对县区政协联络指导,推动两级政协联动履职,促进县(区)政协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市政协办公室)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